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昔年父輩報家國 今日港青創明天

2018-11-14

──回應習近平主席講話之繼往開來篇

在舉國上下即將熱烈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前天上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由特首林鄭月娥率領的香港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年代表團,並發表了重要講話。

事實是,今天,對港人社會來說,不僅是中央、全國要回顧與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年,就是港人自己,何嘗不更需要從過去四十年參與國家改革開放的歷程中總結出一些經驗和規律,包括港人到底為國家做了些什麼?香港又從國家的發展中得着些什麼?未來的參與之路又該怎樣走下去?這都是值得認真探討和找出答案的問題,否則,四十年的參與,難道最終只剩下一些老照片與「話當年」的回憶不成?這當然不會是習主席前天會見與重要講話的出發點,更不是港人社會未來福祉之所在。

會見和講話的着眼點都是為了承先啟後、繼往開來,都是為了激勵和鼓舞港人如何更好參與到又一個四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去,如何在國家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征程中繼續發揮作用、作出貢獻。這才是回顧與慶祝的核心意義所在。

四十年家國,對港人社會來說,四十載參與國家改革開放的最重大意義,並不在於貢獻了金錢、付出了心血,這些當然都重要,但正如習主席在講話中所說,廣大港澳同胞到內地投資興業,不只是因為看到了商機,而且是希望看到內地擺脫貧困、國家日益富強。大家無償捐助內地的教科文衞體和扶貧濟困等公益事業,不只是為了行善積德,而且是基於與內地人民的同胞之情。

習主席這一概括是非常深刻和「到位」的,也是過去四十年港人積極參與國家改革開放的初心之所在,賺錢大可在香港、去外國,行善積福也不一定要去內地,大批港商北上投資設廠,大批市民熱心捐輸,關鍵都在一個「情」字上。國家改革開放、要大力發展經濟,內地同胞遭逢天災磨難,冷眼旁觀、視若無睹,港人做不到。當年真有港商為了要北上投資設廠而與家人鬧翻,去了蝕到「唔清唔楚」的也大有人在。

事實是,當年積極參與改革開放,包括什麼政策、措施、法律、基建都還沒有配套就飛身撲上去的第一批港商,眼中看見的確實就是國家利益、國家需要而不是一個「利」字。而他們的這種情操、情懷與情義,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其來有自,當時的霍英東、查濟民、曹光彪以及澳門何賢等投資設廠開酒店的「排頭兵」,青少年時期都經歷過「日本仔」的歲月,深知國弱被人欺、國破家何在的道理,所以一聽到鄧小平十一屆三中全會發出改革開放、建設國家的號召,就怎麼都坐不住了。

但是,時光流轉,時移勢易,到今天,改革開放四十年過去、又一個四十年擺在眼前,今天香港的年輕一代,又是不是如他們的父祖輩那樣,一聽到國家二字就會「熱血沸騰」、一聽到改革開放就會「磨拳擦掌」了呢?答案顯然只能是「觀望」二字。事實是,當年老一輩投身改革開放的熱情是攔也攔不住,今天,青年一輩則是「睇嚇先」。四十年過去,國家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港人社會也出現了一些大不同於往日的因素,一些年輕人對國家因缺乏認識而缺乏熱情,對歷史因了解不多而缺乏承擔,他們以為改革開放只是「一國」或「另一制」的事,與他們沒多大關係。

因此,在習近平主席改革開放不停步、四十年要再創舉世刮目相看奇蹟的偉大號召面前,特區政府和港人社會建制力量必須從根本做起,更加積極主動地開展對青年的愛國愛港宣傳教育工作,一定要把香港的發展和國家的發展、個人利益、前途與國家民族的利益、前途結合起來,要通過各種渠道宣傳改革開放、宣傳國家建設成就,介紹「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當然還要如習主席講話中所說的,為青年多搭台、多搭梯,幫助他們解決學業、就業、創業方面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面對又一個四十年的新時代、新機遇和新挑戰,香港青年一代不能再猶疑徬徨,必須認清形勢、急起直追,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到粵港澳大灣區這片新天地創業去!

責任編輯:Caroline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