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在路上」 中國青年藝術家作品提名展深圳揭幕

2018-12-04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毛麗娟)中國新藝術運動迄今已逾30年。在這30餘年的歷程中,隨著藝術賴以生存的經濟和文化環境的轉換,藝術觀念及形態也發生了轉變。有人說,當代藝術創造神話的時代已經過去,言外之意,藝術應該回復其本真的秩序。然而30年擁擠的思潮、喧囂的觀念裹挾著形形色色的藝術事件,恰如基歇爾的「鏡屋」,唯有對準自己的直面一擊才能打破幻象,重回真實的世界。

圖為劉佳玉作品《Window side》 樹脂、MDF、CNC、顯示屏 55x35x25cm 2018年

圖為劉佳玉作品《Window side》 樹脂、MDF、CNC、顯示屏 55x35x25cm 2018年

12月1日——12月20日,「在路上·2018:中國青年藝術家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評家論壇」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一樓持續展出。

「70後」「80後」是在「鏡屋」中長大的一代藝術家,他們的藝術創作是中國當代藝術由「大時代」向「小時代」回歸的轉折點,而「在路上」既是他們集體的青春記憶,也是他們人生觀、價值觀的內核。恰如呈現在他們創作中的:「在路上」是一種狀態,更是一種態度。

圖為梁鏈喜 陳榮彬作品《失控》 電子元件、銅線、LED燈 尺寸可變

圖為梁鏈喜 陳榮彬作品《失控》 電子元件、銅線、LED燈 尺寸可變

本屆學術活動以「unmanned」為關鍵詞,關注當下社會發展給人類生存帶來的變化,以及這種變化與未來藝術的關係,及其在藝術中的表現。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科技、文明的進步和宗教的迷失給人帶來的異化感使存在主義應運而生,並超出單純的哲學範疇,波及西方社會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文學藝術方面的影響尤為突出。存在主義以人為中心,尊重人的個性和自由,掀起了一大波以精神分析為主的文學藝術浪潮。那麼Unmanned(無人)時代,藝術又會在怎樣的理論支撐下,在怎樣的時代底色下,呈現怎樣新的面貌?

這些,都是本屆「在路上」關注並集中討論的問題。

圖為蔡宇瀟作品《妄想是一首不問來去的詩》 虛擬現實超文本 尺寸可變 2018年

圖為蔡宇瀟作品《妄想是一首不問來去的詩》 虛擬現實超文本 尺寸可變 2018年

第一板塊:自在

自在是一種無語無聲的狀態,既非帶有強烈主體性的介入,也非刻意去除主體的規避行為,而是接近超現實主義的潛意識狀態。其中的人和主體性皆因自我消解而喪失,只留下潛意識的瀰散。在道家來看,「自在」是自然而然,而在佛教中,「自在」則指自我的覺醒開悟。在智能工具時代,人們在享受高科技所帶來的成果時,也試圖反思其複雜影響,尤其是對人之「自在」的影響。在這個全新的未來,人類是否還能自我定義、自我存在、自我實現?

第二板塊:詰省

詰省意味著自我反思。但在社會環境中,它常常並不指宗教中完全自我的內觀,而是與我們週遭正在變化的自然環境、日常生活、物質條件息息相關,它們甚至有時就是人類/個體詰省的渠道和中介。人們利用科技、享受科技,也為之所束所困,反過來,物質和技術本身是否也可能是解開繩結的關鍵?在人本身與作為人造物的技術之間,這種關係是和諧共生,還是終將破裂,走向對抗?基於人文主義的藝術思考和創造或許能夠給出提示。

第三板塊:無人

尼采曾預言上帝之死,羅蘭巴特則斷言作者之死。「無人」是否將是下一種恆常的狀態?不僅僅是在物流、製造、服務、交通等領域和行業的現實,同時這可能發生在思想和精神世界,從文藝復興以來的「人文主義」或許在未來也將煙消雲散,新的文明形態和文化類型由此創生。然而,不同意見者也比比皆是。對於絕對意義上的無人,積極論者認為「無人」的背後,將永遠有「人」,而中間論則認為「無人」,最終將是人與非人的合二為一。

責任編輯:張岩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