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岑健樂)2018年本港IPO市場由於成功落實上市改革,受惠多隻「新經濟股」上市,令本港的IPO集資額重奪全球首位寶座,展望2019年,業界預料新經濟股繼續成為「IPO造王者」的催化劑,因「同股不同權」股份可望納入港股通,或有助吸引更多「獨角獸企業」赴港上市;惟同時亦有隱憂,如中美貿易摩擦與英國「脫歐」的最終安排都相當不明朗,初步預計2019年本港IPO額2,000億元,料可躋身全球集資額三甲,蟬聯全球寶座則相當具挑戰。
本港於2018年落實「同股不同權」,小米(1810)與美團點評(3690)2隻新股先後以此結構上市,為香港新股市場帶來新氣象,直至12月14日,去年香港約有208隻新股上市,集資額近2,866億元,較上年分別升約29%及123%,於集資額方面,全球排名重返全球第一。新股數目則創歷史新高。其中,達1,360億元、近47%集資額來自包括「同股不同權」及未有盈利生科公司等的「新經濟股」,期內上市新經濟股共有28家。
上市新架構增港吸引力
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聯席主管合夥人歐振興指出,相信上市新架構對新經濟企業仍有一定吸引力,加上香港和內地文化相近,而在港上市成本亦較低,料新架構將繼續有助2019年香港IPO市場的發展。
德勤預料,香港巿場活躍、國際化的投資者基礎,以及作為亞洲共同巿場的角色,亦有助吸引來自內地以至其他亞洲國家的中小型企業來港上巿。因此,2019年本港有200隻新股上市,與2018年的新股數量相若,但集資額則下跌至約2,000億元,較2018年的約3,000億元,下跌約1/3。
德勤亦預期,2019年新股市場將以科技、醫藥和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以及教育等新經濟公司帶動。他認為,港交所2018年已有不少政策配合新經濟公司,個人相信未來港交所會透過提供更多與新經濟公司相關的新產品,藉以引入不同類型的資金來港,並吸引新經濟公司在港發展,令香港資本市場更為活躍。
不過他同時表示,雖然內地獨角獸企業數目持續增長,但採用「同股不同權」架構的企業數量有限,加上香港為「同股不同權」企業設立的上市門檻較高,預料2019年採用「同股不同權」架構的新股數量未必像2018年般熾熱。
港可轉型「新經濟」樞紐
另一方面,畢馬威香港資本市場發展主管合夥人李令德表示,2018年港交所落實改革上市制度,有助於為「新經濟」公司打造合適的生態環境,成功引起全球相關企業的濃厚興趣,有助香港轉型為「新經濟」的樞紐。
綜合市場消息,多隻新股計劃於2019年登陸港交所,其中有不少是新經濟公司,為本港2019年保持全球集資額三甲內位置帶來機遇。不過,值得留意的是,現時包括Uber、Lyft以及AirBnb等多家大型新經濟公司都有消息傳出赴美上市,香港2019年要保持全球新股市場首位具相當挑戰。
多隻新經濟股將成亮點
市傳有意今年來港上市的新股包括騰訊(0700)有份投資的內地互聯網娛樂服務平台貓眼娛樂、本地第二大零食連鎖店「優品360」,以及在內地受歡迎的「抖音」應用程式的營運商「字節跳動」。此外,內地財富管理平台「陸金所」以及叫車巨頭「滴滴出行」亦有機會於今年上市。
5大刁集資額佔去年半壁江山
綜觀2018年香港新股市場,5大巨刁IPO主要由中資科技與新經濟行業包辦,其融資規模約1,519億元。較2017年的591億元大增157%,佔2018年港交所約3,000億元IPO集資額約半壁江山。
集資王中國鐵塔功不可沒
2018年新股「集資王」中國鐵塔(0788)集資588億元,帶挈本港重奪2018年全球集資第一位,而僅次中國鐵塔集資額的新股則為首隻「同股不同權」新股-小米(1810),其融資規模約426億元,至於另一隻「同股不同權」新股美元團點評(3690)的集資額則排第三位,達331億元。第四、五位是平安好醫生(1833)及江西銀行(1916),集資分別88億元及86億元。
上市申請升 被拒亦大增
第二大特點是2018年申請上市個案宗數繼續上升;同時,上巿申請被拒大幅上升、被發回的宗數則進一步減少至零。資料顯示,2018年首11個月,港交所共計已收到上市申請357宗,較2017年同期的297宗多20%。自2018年1月1日以來接受新上巿申請及正在處理中的個案為196 宗,與2017年同期的157宗比較,增加約1/4。申請被拒有21宗,較2017年同期的8宗升1.63倍。
責任編輯: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