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文\關昭
據國家教育部網站消息,港澳台居民符合資格者,可申請在內地的中小學當教師。
有關宣布,是教育方面落實國家放寬限制、鼓勵融合的港澳台政策措施的一部分,相信亦會引起本港教育界及部分教師、準教師的關注。到內地的中小學去執教,對本港教育工作者來說是一項新的挑戰和嘗試,不管到底有多少「人之患」真的會參與,也是一件值得歡迎和關注之事。
當然,教師是一項被稱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工作,各地對教師工作都會有嚴格的、不同的要求,並非奇事。如內地教育部的相關宣布中就提出,申請者的資格之一,是「應達到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頒佈的相應普通話水平等級標準」。
對本港的教師和準教師來說,這首先就是不易過的一關。對不少人來說,「煲冬瓜」在生活上還可以應付,但要站到教室講壇上面對學子講解課文和回答問題,就不是那麼簡單,分分鐘被「考起」也不奇怪。
但儘管教育制度和體制上存在差異是事實,但「一國兩制」下,兩地教育工作者應該增加往來、交流和合作,卻絕對是大勢所趨和應有之義。
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教師工作都是為了中華民族的下一代,客觀知識世界也是不分什麼「主義」和界線的。眼前,本港有識之士包括教育界,對國家的教育工作是十分關注和重視的,特別是中小學教育,在一些邊遠和貧困地區還是處於相對落後的狀態,捐贈「希望小學」曾是港人社會最熱心的工作之一。
本港老師和準老師,如果願意嘗試接觸內地的教育制度,為國家的教育事業盡一分力,一些體制上的要求並非什麼可怕和不可以接受的事。年輕教師到內地的新天地去實踐一下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特區教育局應考慮作出一些資助和鼓勵的配合措施。
責任編輯: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