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中國「兩會時間」將啟 立法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

2019-02-20

【文匯網訊】中國「兩會時間」即將開啟。3月初,在北京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審議外商投資法草案,就這項事關中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法律尋求「最大公約數」。

作為中國最高立法機關,近幾年的每次人代會都會審議頗具分量的法律案。今年的會議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後的首次人代會,外商投資法草案此時提請審議,被認為是中國通過立法深化改革開放的又一「新筆」。

「彰顯了中國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今年1月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閉幕會上說,通過國家立法促進和保護外商投資,以實際行動向世界宣示了中國始終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支持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積極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鮮明態度和堅定立場。

回顧十三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履職一年來的工作,以立法推動深化改革開放是一個鮮明標誌。僅2018年最後一次全國人大常委會議,就有三分之一左右議程同改革密切相關,涉及多個領域的改革事項和20多部法律。正如栗戰書所說,堅決貫徹黨中央改革決策部署,確保重大改革於法有據、順利實施,是全國人大常委會的重要職責,也是近年來人大工作的突出特點。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研究室副巡視員劉運龍透露,過去一年是歷屆常委會履職第一年中,審議通過法律案數量最多的一年。數據顯示,一年間,十三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審議通過憲法修正案1件,制定法律9件,修改法律47件次,通過有關法律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定13件,正在審議的法律案11件。

在這份清單中,清晰體現出立法引領、推動改革開放涉深水、闖險灘的特點。如審議民法典各分編,推進了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和完善。審議外商投資法草案,以更大力度推進對外開放。以打包修改法律、作出決定等方式,推進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相關立法。通過立法確認和鞏固司法體制改革成果,包括修改人民法院組織法和人民檢察院組織法,進一步完善兩院的設置和職權;制定人民陪審員法,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參加審判活動等。

同時,一批保障民生改革舉措順利實施的立法也在一年間相繼出台。修改個人所得稅法提高個稅起征點,釋放改革紅利;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捍衞民眾「腳下的安全」;「擁抱」電商時代,將電子商務納入法治軌道……

劉運龍說:「立法發揮了規範和保障改革的作用,確保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

與立法工作同步,全國人大常委會過去一年繼續為法律的實施保駕護航,對大氣污染防治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共6部法律的實施情況進行了執法檢查。

為此,按慣例雙月開會的全國人大常委會2018年7月還專門加開一次會議,審議關於檢查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並進行專題詢問。就環保議題專門召開常委會,這一打破慣例的特殊安排,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歷史上還是首次,也顯示了人大力督立法確定的改革措施落實的態度。

隨着外商投資法草案提交人代會審議,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決心也將通過立法上升為全民意志。在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時間節點上,中國立法深化改革開放由信號轉入更實際行動。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Caroline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