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當「老有所養」得以逐步實現,人們開始期待「養得體面」。
如今,體面養老有了希望。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讓老年人擁有幸福晚年。
這是「長期護理保險」第一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裡。
業界也為之振奮。這項新的保險制度若在全國推開,將有望成為「五險」後的「第六險」,讓全國的失能老人能夠老有所護。
何為長期護理險?
長期護理險是指,為因年老、疾病或傷殘而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從而需要長期照護的人,提供護理資金或護理服務的保險。
其實,長期護理險並不是一個近期才出現在公眾視野的新鮮詞彙。
早在2016年6月,人社部印發文件,選擇全國15市2省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力爭在「十三五」期間,基本形成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政策框架。
時至今日,試點兩年有餘,長期護理保險首次進入政府工作報告,業界開始期待這項新的保險制度加速在全國落地。
從世界範圍來看,長期護理保險在多個發達國家被作為公共保險義務繳納。目前,美國、日本、德國、韓國、荷蘭等國家已建立起不同形式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緩解了全社會由於老齡化帶來的護理服務支出壓力。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房連泉認為,發達國家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為我國提供了有益借鑒,要注重公共保險體系和商業模式的有效結合,充分發揮市場、政府和家庭三方面的作用。
「目前,中國需在實踐中積累長期護理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發展的經驗,為在經濟條件具備時過渡到以社會保險為主、商業保險為輔的發展模式做好準備。」房連泉說。
為何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有幾組數據可以幫助理解這個問題。
至2018年末,中國6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已達2.5億,占總人口近18%。預計2050年左右,這個人數將接近5億,占總人口35%左右。
中國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超過4000萬,占老年人口總數的18%。全國7%的家庭有需要長期護理的老人,平均1名失能、半失能老人需要3名家庭成員照顧。
與之相對的是,全國現有養老床位中應對失能失智老年人群體的床位並不多。在有長期護理需要的家庭中,絕大部分提供護理服務的是老人配偶、子女或親屬,第三方機構服務占比極低。
在今後的時間裡,這種供需矛盾可能會更加突出。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金維剛表示,隨著人口持續增長以及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快,未來失能和半失能以及其他失智、精神障礙者的人數還會進一步增加。對於這類群體的長期照護,社會需求在不斷增長。
面對大量失能人員對於長期護理保障不斷增長的需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應運而生,自試點省市推行以來,取得了良好成效。
人社部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長期護理保險參保人數超過4400萬,當年受益7.5萬餘人,賠付護理保險金大約5.7億元。在有效減輕失能人員及其家庭經濟負擔的同時,帶動試點地區相關產業投資近70億元,直接拉動就業超過4萬人次,有力推動了護理服務市場的發展。
還有哪些待解之題?
作為一個較為複雜的險種,長期護理保險背後存在的問題也引起了業界關注。
「長期護理保險讓參保人群得到了較高質量的專業服務,大大減輕了家庭負擔,但目前的籌資渠道和籌資方式不合理,而且不可持續。」全國政協委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孫潔說。
根據國家規定,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以社會互助共濟方式籌集資金」。從試點情況看,長期護理保險資金多由政府支付,主要是醫保基金劃轉,即劃撥醫保基金結餘0.2-20%不等的比例來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基金,企業和個人暫不繳費或繳費很少。
但這種籌資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籌資規模,使保障質量和效果打了折扣。
孫潔指出,目前中國各統籌地區醫保基金支出壓力較大,部分地區的統籌基金還面臨穿底的風險。而且,受生育保險和醫療保險合併的影響,醫療保險基金面臨的風險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因此,醫保基金劃轉的籌資路徑不穩定且不可持續。
對此,孫潔在今年的提案中建議,從養老保險用人單位繳費中劃轉1%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基金。在她看來,這種方式可以避免受基金結餘規模的限制,並且保證資金來源持續、穩定。
金維剛建議,通過個人繳費、財政補助、醫保基金劃轉等多渠道籌集資金,確保長期收支平衡。同時,加快研究制定失能人員的等級標準及長期護理保險的支付標準等,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保障效果。
除了資金,護理人員的匱乏也是一個重要瓶頸。
以4000萬失能老人為基數,按照3位失能老人配備1名護理人員的標準計算,需要的護理人員數量在1300萬人以上。據業內人士判斷,目前護理人員的缺口至少有1000萬人。
有專家建議,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建設必須與護理人才隊伍建設聯動起來,加大護理人員職業培訓力度,落實培訓補貼政策,逐步建立起長期護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機制,不斷提高長期護理服務的供給能力和服務水平。
(來源:國是直通車微信公號)
責任編輯: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