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視頻|中科科普體系首次亮相深圳先進院公眾科學日

2019-05-18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郭若溪 深圳報道)「植物秋季大換裝」、「神奇的立體視覺」、「流浪地球儲存計劃」、「陀螺大戰」……5月18日,在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的公眾科學日上,十餘場科普活動輪番上演,分會場中科先進院實驗學校也對全社會開放,共吸引了千餘名市民參觀體驗。據了解,本次活動已是深圳先進院舉辦的第九屆開放日,以「科學·教育·創新」為主題,首次展示了涵蓋全年齡層的「中科科普體系」,並啟動了「2019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創新科學大賽」。

中科科普體系首次亮相深圳先進院公眾科學日 (記者 郭若溪攝)

中科科普體系首次亮相深圳先進院公眾科學日 (記者 郭若溪攝)

百名學生體驗科普課堂

記者在現場看到,今年開放日的最大特色是「科學與教育融合」,將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的科學特色活動系列化並分類展示。針對學齡前兒童設置了「和我一起修化石」、「食物中的科學」等淺顯易懂的趣味課程,通過觀察、提問、設想、實驗、交流等方式,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樂於探索的科學態度。

「博士課堂」則是深圳先進院重點打造的「王牌科普課程」,來自深圳先進院人工智能、醫學、神經科學等多個學科領域的29名博士從自身科研領域出發,開發出適合中、小學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科普課程。在開放日上,植物學博士杜靜帶來了一堂「植物秋季大換裝」,引導學生思考植物葉片顏色變化的原因,進而普及植物色素的重要作用。儀器科學與技術專業學博士谷飛飛則通過單眼和雙眼套圈對比實驗,讓學生了解「立體視覺」概念,並從人眼視覺昇華到機器視覺。

重點實驗室的開放和最新科技成果的展示是開放日的另一大亮點,在精密工程、醫學影像、3D打印骨材料等8個實驗室內,一線科研人員為參觀者親自講解爬壁除銹機器人、磁共振成像系統、3D打印生物材料、虹膜識別等技術的應用。神經調控小車、人臉識別小盒、氣象大數據等科技成果的展示也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

開放日上,小朋友們在專注參與「和我一起修化石」 互動活動 (記者 郭若溪攝)

開放日上,小朋友們在專注參與「和我一起修化石」 互動活動 (記者 郭若溪攝)

中科科普體系日趨完善

據深圳先進院院長特別助理畢亞雷介紹,科教團隊以中科先進院實驗學校為載體,積極推進中科院「高端科研資源科普化」計劃和「『科學與中國』科學教育」計劃的落地,經過兩年的實踐摸索,逐步構建了覆蓋K12全年齡段的科普課程。以「博士課堂」為例,目前已開發超過50門前沿科學課程,並形成了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與環境、工程與技術四大門類,服務中科實驗學校500課時,覆蓋大灣區中小學校超1萬人次。

據介紹,深圳先進院正面向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研究生,探索實施科普學分制,鼓勵更多學生積極參與科普工作。同時,梳理總結科研機構與地方政府合作辦學模式,並將中科系列課程的教學經驗分享給更多的粵港澳大灣區基地成員校。

深圳先進院重點實驗室-3D打印骨材料開放市民參觀 (記者 郭若溪攝)

深圳先進院重點實驗室-3D打印骨材料開放市民參觀 (記者 郭若溪攝)

責任編輯:林犀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