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院士聚集蛇口獻計深圳城市更新

2019-05-21
何鏡堂院士強調,在城市更新中的建築創作同樣也要符合整體觀、可持續發展觀以及地域性、文化性與時代性的「兩觀三性」。記者 李昌鴻 攝

何鏡堂院士強調,在城市更新中的建築創作同樣也要符合整體觀、可持續發展觀以及地域性、文化性與時代性的「兩觀三性」。記者 李昌鴻 攝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昌鴻 深圳報道)日前在深圳舉行的「2019深圳蛇口高峰論壇」上,雲集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廣東院士聯合會創會副會長何鏡堂,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長郭仁忠,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陳湘生等眾多院士,他們圍繞「城市更新 優化發展」的主題,結合自身研究領域分享各自在城市更新方面的探索與實踐,力促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

未來中心區將形成1200萬平米地下空間

「2019深圳蛇口高峰論壇」吸引了數百嘉賓與會,如何利用城市空間和智慧城市建設等成會議焦點。記者 李昌鴻 攝

「2019深圳蛇口高峰論壇」吸引了數百嘉賓與會,如何利用城市空間和智慧城市建設等成會議焦點。記者 李昌鴻 攝

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徐松明表示,深圳是一個人口大市、經濟大市,同時也是土地小市。2019年廣東省被確定為節約集約用地試點示範市,並啟動「三舊」改造工作,在此基礎上,深圳在全國率先提出城市更新的概念,自2019年以來,深圳將城市更新作為存量土地二次開發的一個重要途徑,遵循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原則,充分利用市場力量,大力推進更新改造。據了解, 最近深圳市政府已審定通過《關於深入推進城市更新工作 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文件從加大片區統籌的力度,提升城市設計和建造設計水平,傳承城市歷史文脈、鼓勵有機更新等方面,提出了24條具體措施。他認為,院士們的智慧將為新時期深圳城市高質量發展帶來新的啟示,提供新的思路,為深圳下一步城市更新指明方向。

中國基本建設優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孫曉洲表示,蛇口作為改革開放發源地,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塑造了敢闖敢乾的典範,但目前蛇口仍顯現出陳舊落後的老城區模樣,沒有一座具有代表改革開放發源地的標誌性建築,建築物、城區道路的規劃也與國家制定的世界級大灣區核心半島位置的定位不匹配,亟需加快城市更新改造,激活蛇口這片具有改革開放先鋒示範意義的發源地。

何鏡堂院士強調,在城市更新中的建築創作同樣也要符合整體觀、可持續發展觀以及地域性、文化性與時代性的「兩觀三性」,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體現城市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郭仁忠院士表示,城市更新需要多維度思考,在價值追求上應以全局和長遠利益為考量;在空間尋覓上應以提升承載力為核心,在文化的傳承上應尋求歷史與現代的共生等。

為了應對深圳土地資源嚴重不足,陳湘生院士稱,深圳的軌道交通跟地下空間、城市空間緊密結合起來,特別是要建立樞紐和換乘站經濟,一個建築必須要和當地的經濟、文化、社會發展、城市空間、生態相結合,這樣的建築才有生命,軌道交通也一樣。他稱,深圳因土地資源嚴重不足,只得向地下要空間。福田地下樞紐是全球第二大樞紐,交通樞紐周邊地下非常複雜,中心區CBD經過12年建設,逐步形成超級地下空間,互相連成片,軌道交通網絡集中在這一塊進行換乘,已有16個站點,崗廈北正在建設一個交通樞紐,今後中心區將形成1200萬平米地下空間。

責任編輯:glory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