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2030年全球無電人口有望降至5億人以下

2019-05-31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 記者 羅洪嘯)《全球能源互聯網解決無電、貧困、健康問題行動計劃》今日在京發佈,報告認為,通過建設集中式能源基地、統籌開發分佈式能源、電網互聯互通等手段,預計2030年,全球無電人口將下降至5億人以下,用電成本下降約1/4,人均電力消費水平提高40%以上。

數據顯示,全球47個最不發達國家90%分佈在非洲、亞洲地區,人口超過10億人,但其GDP總量僅佔全球的1.2%,人均GDP不足1000美元;人均用電量不到200千瓦時,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7%,60%以上人口用不上電;僅有46%的人口接受過中學及以上教育,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險不足中等收入國家水平的一半。

中國經驗提供世界方案

在破解貧困人口用電難問題上,中國經驗值得借鑒。報告指出,中國實施了「光伏扶貧」已取得顯著成效,至2017年底,25個省、940個縣建成規模1011萬千瓦的光伏扶貧電站,直接惠及約3萬個貧困村164.6萬貧困戶。一個300千瓦的村級電站的年發電收益可達20萬元人民幣以上,在運維管理有保障的狀態下可實現20餘年的穩定收益。

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主席劉振亞認為,破解最不發達國家發展困局,必須抓住能源這個關鍵,加快推動能源轉型升級,實現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研究顯示,通過構建非洲能源互聯網,到2050年,非洲電力裝機和人均用電量將分別是目前的7倍和3倍,非洲用電成本將比目前降低5美分/千瓦時以上,能源及相關產業累計新增就業崗位超過1億個。

不僅如此,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將實現清潔替代和電能替代,直接減少化石能源帶來的環境污染,改善人類生存環境,減少相關疾病和死亡。報告預計,如果建成全球能源互聯網,到2050年因空氣、水等環境污染引發的健康問題將下降20%左右,非洲每年可減少相關疾病200-300萬例,助力低收入國家與高收入國家之間人均預期壽命差距從2015年的17.5年縮小到2030年的13∼14年。

責任編輯:星空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