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香港女孩李樂琳與莫高窟的「親密接觸」

2019-06-14

【文匯網訊】為期40天的莫高窟志願者生活剛結束,香港女孩李樂琳就有點想念與這座千年石窟相伴的日子了。

26歲的李樂琳即將從清華大學碩士畢業。今年5月,作為「敦煌文化守望者」項目二期成員,她來到了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

「在香港讀本科時,我就對古建築和文化遺產產生了興趣。莫高窟是世界聞名的文化遺產,能有機會在那裡呆40天深入學習,是很棒的事。」李樂琳說。

「敦煌文化守望者」項目是由敦煌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等機構發起的文化公益行動。2018年起,每年有10位志願者從世界各地來到敦煌,參與文化遺產的保護。

初到敦煌,天地開闊,陽光充足。「這是我第一次到西北。敦煌和我去過的其它地方不一樣,有蒼涼大漠的感覺。」她在這裡感覺到了自己的渺小。「敦煌時間悠久,有歷史滄桑感,還因為絲綢之路連接亞歐大陸,敦煌文化在空間上也很寬廣。」

令她最難忘的是1650多歲的莫高窟。735個洞窟、4.5萬平方米壁畫和2000多身彩塑記錄下了古代社會的不同側面。

李樂琳最喜歡的是北周時期第428窟。1500多年前,畫工繪製的壁畫仍有較為明顯的西域特色,人物清朗飄逸,有別於後期寫實的造型。在她看來,這樣的壁畫「很特別,還有點可愛」。

上世紀40年代,常書鴻等一批藝術家放棄優渥的生活,來到大漠之中滿目瘡痍的莫高窟,從清理流沙入手,保護石窟。出行之前,李樂琳閱讀書籍,瞭解到了這段往事。

經過70多年的努力,莫高窟的環境已大為改善。但當李樂琳來到窟頂的治沙站時,仍感受到了環境的艱苦。「經過沙地,走的每一步都很艱難。保護人員嘗試用林帶、防沙網、麥草方格等不同方式治沙,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經過培訓,李樂琳擔任起莫高窟的講解員。「我是學文化遺產保護的,給遊客講解時就會側重保護。比如看到重層壁畫,就會講每層壁畫都反映了不同時代的歷史信息,剝離壁畫未必是好的做法。」

告別敦煌,李樂琳對莫高窟的情緣仍未了。「我在社交平台上發佈了這段經歷,香港的親友評論敦煌好美。有機會我會再給他們講講我的感受,推薦他們來敦煌看看。」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之袁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