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全國港澳研究會8月24日下午14時在深圳五洲賓館召開「重溫鄧小平重要講話」專題座談會。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郭萬達發表題為《保持香港繁榮穩定是國家戰略所需》的講話,以下為全文:
保持香港繁榮穩定是國家戰略所需
郭萬達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2019年8月24日
我就保持香港繁榮穩定與國家戰略的關係,講三點意見和看法。
一、保持香港繁榮穩定是國家利益所在、國家戰略所需
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一國兩制」構想,其「初心」是什麼呢?就是要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維護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可以說,保持香港繁榮穩定就是國家利益,就是國家戰略!
保持香港繁榮穩定和維護國家利益緊密相連,相互依存,不可割裂。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必然要求有一個長期繁榮穩定的香港,一個政治社會長期動盪不安的香港本身就不符合乃至有損於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特別是香港具有獨特的功用和價值,一個繁榮穩定的香港對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982年,鄧小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黨和國家新時期三大歷史任務,即加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爭取實現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在這樣的歷史大背景下,以「一國兩制」方針和平統一祖國的國策應運而生,這是改革開放和新時期三大歷史任務內在要求的集中體現。正如鄧小平指出,「實行『一國兩制』是從中國實際提出的」,這個實際顯然也包括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需要。對此鄧小平曾強調,「如果說在本世紀內我們需要實行開放政策,那麼在下個世紀的前五十年內中國要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也不能離開這個政策,離開了這個政策不行。保持香港的繁榮穩定是符合中國的切身利益的。所以我們講『五十年』,不是隨隨便便、感情衝動而講的,是考慮到中國的現實和發展的需要。」他還說,「如果開放政策在下一世紀前五十年不變,那麼到了後五十年,我們同國際上的經濟交往更加頻繁,更加相互依賴,更不可分,開放政策就更不會變了」。很顯然,鄧小平是把「一國兩制」作為與國家改革開放國策緊密聯繫、相生相伴的一項方針提出來的,是將祖國統一、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與保持香港繁榮穩定、國家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統籌起來考慮。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一國兩制」實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香港的繁榮穩定與國家發展同頻共振。國家改革開放的歷程就是香港同內地優勢互補、一起發展的歷程,也是香港繁榮穩定的歷程。
二、以香港優勢服務國家戰略,實現互利雙贏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一國兩制」實踐也進入新時代。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解決自身經濟社會深層次矛盾,保障香港居民的民生福祉,應當構成新時代「一國兩制」實踐的主旋律。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國家參與全球治理偉大進程中,香港是國家的重要稀缺資源,具有重大戰略價值。應進一步凸顯香港在國家長遠發展戰略和維護國家根本利益方面的特殊功能,充分發揮香港在國家參與全球治理、鏈接西方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對沖大國博弈中的衝突風險等方面難以替代的獨特作用,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
在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方面,香港具有較強的科研優勢,中央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特區政府著力推動創科發展,香港創科生態環境不斷完善。基於「一國兩制」和國際化的獨特優勢,香港將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合作互補,深度融入國家創新體系,共同探索創新驅動發展模式。
在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方面,特區政府全面推進與全國各地方的交流合作,為區域經濟合作和協調發展助力。在國家推動19個城市群建設、培育和發展現代化大都市圈的戰略下,香港作為國際大都市,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香港在支撐國家戰略的同時,也給自己的發展創造了機遇,獲得了更大的腹地支撐和市場空間。
在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香港擁有成熟發達和典型的市場經濟體制,對市場機制的運用經驗豐富,在我國改革開放的歷程中,為內地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革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和借鑒,也必定能為今後我國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更多有益的經驗和支持。
在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方面,香港國際化優勢明顯,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可以發揮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在國家拓展對外貿易、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自貿試驗區和自由港建設、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等領域,都能夠做到「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有機結合,發揮好自身獨特優勢,為國家新一輪改革開放作出新貢獻。香港依憑自身的獨特優勢,可以繼續發揮作為中國的世界金融中心、中國的自由貿易港和內地完善市場經濟制度的重要參照的獨特價值和功能,服務新時代國家發展戰略,同時促進自身經濟社會結構優化,實現經濟持續繁榮發展和社會穩定和諧。
三、融入大灣區建設,重回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正軌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發展與港澳發展的交融協同,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與新時代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的有機結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必將極大豐富發展「一國兩制」理論和實踐,必將促進港澳長期繁榮穩定,推動國家實現高質量發展。
香港這兩個多月的風波,已經嚴重影響到香港的經濟發展,威脅到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和廣大市民的切身福祉。8月16日下午,香港特區政府經濟顧問歐錫熊先生就「2019年第二季經濟情況及2019年本地生產總值和物價最新預測」舉行記者會。他表示,香港經濟面對顯著下行壓力,第二季度按年僅輕微增長0.5%,遠遠遜於預期,而上半年經濟狀況為2009年以來最差的狀況。政府也下調全年本地生產總值增長預測,由原本的2%—3%,下調至0%—1%。歐先生強調,近期的本地社會事件如果持續,將對訪港旅遊業及消費相關的經濟活動構成重大干擾,進一步打擊經濟氣氛,甚至產生損害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商業及旅遊中心的影響。香港多個金融機構預測,香港第三季度的增長可能出現負數,香港有跌入「技術性衰退」(指連續二個季度負增長)的危險,有鑒於此,這些機構也調低了對香港明年經濟增長的預測。
近兩年來,隨著港珠澳大橋和廣深港高鐵開通,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及中央和特區政府推進大灣區建設政策措施的陸續出台,香港社會逐漸形成了聚焦經濟社會發展和凝心聚力投入大灣區建設的主基調,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勢頭良好,對國家的向心力有所增強。「修例」風波已對香港來之不易的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整體氛圍、主流大勢產生很大負面影響。應當發動香港社會正面力量,盡快止暴制亂,恢復秩序,放下政治爭拗,走出「泛政治化」誤區。在此基礎上,推動香港進入「休養期、發展期、融合期」,繼續以大灣區建設為依托,聚焦經濟發展、強化灣區融合,促進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創造更多的條件、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的《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成為深圳議論的熱點,也成為全國議論的熱點,我注意到香港的朋友們也特別關注這件事。一定意義上,《意見》集中體現了深圳在國家戰略中的功能、地位和重要性,即作為改革開放進程中最成功的經濟特區,深圳如何為國家未來30-40年的發展做出先行示範。中央對深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很高的定位,也賦予深圳新的使命。希望深圳在本世紀中葉建設成為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桿城市。也希望深圳加強與香港的合作,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豐富「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作出貢獻。《意見》的「含金量」很高,特別提出要給在深圳工作生活的港澳居民「市民待遇」。我相信,這些文件和政策的出台,將有利於深化深圳和香港的合作,有利於深港共同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有利於助推香港的結構調整和香港居民有更多的獲得感。
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