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90」後袁隆平 畢生追求「兩個夢」

2019-09-07
袁隆平在工作中(資料圖 )

袁隆平在工作中(資料圖 )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姚進) 9月7日,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公曆生日。這位至今奮戰在科研一線的耄耋老人說:「過去是『80後』,現在變『90後』了。」 袁隆平曾在公開場合多次暢談自己的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就是追求超級稻高產更高產;另一個是造福世界夢,讓超級稻走出國門,覆蓋全球,讓中國技術造福世界。而今,袁隆平「超優千號」水稻測產創海南單產歷史最高紀錄;雜交水稻正在幫助東南亞、非洲數十個國家解除飢餓。

祝願祖國「越來越富強」 

出生在北京的袁隆平少年時期生活在一個動蕩的年代,1953年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湖南安江農校工作。

自1961年偶然發現天然雜交稻以來,袁隆平帶領團隊培育出的雜交水稻,讓中國水稻畝產由300公斤上升到1000公斤以上,為解決人民溫飽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傑出貢獻。

如今,中國不僅解決了溫飽問題,更躋身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讓袁隆平感慨萬千。

他激動地說:「過去去國外,到了高級市場,別人不知道我們是從哪裡來的,不知道中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我們中國真正富強起來了,能夠抬得起頭、挺起腰桿。現在我們出去,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

「我祝願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越來越發達、越來越富強。」90歲依然精神矍鑠的袁隆平為祖國送上祝福。

袁隆平和外國專家在一起(資料圖)

袁隆平和外國專家在一起(資料圖)

畝產又將創新高

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展示廳里陳列着一件雕塑:碩大茂密的稻穗下,袁隆平挽起褲腿、赤腳躺在田坎上,手拿蒲扇悠閑地乘涼。

每每接待外賓或出席論壇,袁隆平就會像個孩子一樣開心地聊起雕塑刻畫的「禾下乘涼夢」:「這是一個真實的夢,我曾經夢到自己種的水稻跟高粱一樣高,穗子像掃把那麼長,顆粒像花生米那麼大。」

「我們正在攻關的超級稻來勢很好,有兩個百畝示範片可能在10月突破畝產1200公斤大關。」皮膚黝黑的袁隆平談起雜交稻就異常興奮,他告訴記者,超級稻高產一直領先於全世界,這個也是我們中國值得驕傲的一個地方。

曾經歷過饑荒年代的袁隆平告訴記者,現在中國以外的雜交稻種植面積700萬公頃。全世界有1.6億公頃稻田,如果其中一半種上了雜交稻,平均每公頃增產2噸,每年增產的糧食可以多養活5億人口。

雜交水稻造福世界

自1979年中國贈送1.5公斤雜交水稻種子給美國西方石油公司正式走出國門至今,雜交水稻已在越南、菲律賓、印度、斯里蘭卡等數十個國家進行研究和推廣,在海外種植面積達700萬公頃。

「原來我們的步子走得很慢,政策比較保守。改革開放後,我們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了。」袁隆平透露,到訪過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國外總統就有四五位。「他們都肯定超級稻為解決糧食安全做出的貢獻,都希望我們提供幫助。」

湖南農業專家在非洲推廣雜交水稻(資料圖)

湖南農業專家在非洲推廣雜交水稻(資料圖)

今年6月27日,在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2019中非稻作發展研討會」上,袁隆平表示:「作為國際稻作發展論壇理事會主席,在此我宣布:我們每年將派出青年科學家前往非洲相關國家,從事雜交水稻的科研、推廣、普及工作,薪火相傳老一輩農業科技工作者的衣缽,繼續幫助非洲國家發展農業和水稻。」

殷殷寄語年輕人

即使早已超過了退休的年齡,袁隆平依然堅持到辦公室「上班」。

今年6月的首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上,一段袁隆平飆英語的視頻刷屏,引千萬網友致敬,也令許多年輕人汗顏。老人卻自嘲「我的英文就是破碎的英語。」

前不久,「共和國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公布,袁隆平成為8名「共和國勳章」頒授建議人選之一。他表示,這對自己既是鼓舞也是鞭策。「我希望在原有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有着樂觀精神的袁隆平過去總是自稱「80後」,90高齡後邁入「90後」陣容。對於現在的年輕人,這位始終抱着赤子之心的老人也有殷切寄語:

「年輕人是我們國家建設的後備力量,今天是桃李芬芳,成長起來就是國家社會的棟樑。」

「年輕人應該有理想,為國家、為社會做出貢獻的理想。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你不能為了錢去努力奮鬥,要為實現理想去奮鬥,你真正努力奮鬥了,自然會有這個回報的。」

責任編輯:喬一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