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李洱「回家」 暢談「寫作與情懷」

2019-11-26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馮雷)「在鄭州師院度過的10年難忘時光和河南深厚文化底蘊的涵養是《應物兄》創作靈感來源之一。」11月25日,鄭州師範學院特邀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李洱,在嵩山學堂音樂廳舉行「寫作與情懷」專題對話會,李洱首先表達對母校感激之情。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李洱(馮雷 攝)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李洱(馮雷 攝)

1966年生於河南濟源的李洱畢業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擁有在鄭州師範學院任教十年的經歷,多年在河南的生活經歷,在李洱看來給了自己「無微不至」的影響,河南的語言、文化哺育了他。

長達85萬字的《應物兄》是李洱創作的長篇小說,首發於2018年《收穫》長篇專號秋卷和冬卷,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於2018年12月出版,2019年獲得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應物兄》創作過程一度寫到200萬字,花了李洱13年、歷經各種曲折跌宕,小說直至2018年完成。小說出版以來,文學界、評論界和讀者將其稱為「現象級」小說。

談及獲獎作品《應物兄》十三年的創作歷程,李洱說,寫完《應物兄》的那一刻他喜極而泣,這其中既有一個作家對自己寫作品質的堅持和期許,也有對文中人物生死不息的憐惜和審視。

《應物兄》通過主人公應物兄,勾連起30多年來老中青三代知識分子的生活研究經歷,其中包含古典文學研究泰斗喬木、考古專家姚鼐和古希臘哲學專家何為老太太、哈佛大學東亞系教授程濟世先生等人,通過他們活色生香的生活,勾勒出當代知識分子的精神軌跡。

「寫作與情懷」專題對話會(馮雷 攝)

「寫作與情懷」專題對話會(馮雷 攝)

圍繞著現實與寫作的關係,李洱引用著名哲學家休謨的「經驗就是活潑的印象」,深刻論證了想像和作家個人經驗生活之間的辯證關聯。他認為,寫作是懷揣著某種道德理想對事實進行反省式書寫,現實與寫作之間存在一種若明若暗的同構關係。

提到自己的獨特的「傳奇故事」式的寫作方式,李洱強調,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整個社會呈現多元和碎片化的傾向,時代需要一種突破傳統寫作方式的新型小說出現來面對時代急劇的變化。《應物兄》中採取的「對話」式寫作方式就是這樣的一種大膽的嘗試,沿用了《論語》中儒家應對世界的核心思想,探討了「言、知、行」的統一。

在對話會上,鄭州師範學院校長孫先科認為,《應物兄》中彙集的各類繁複的信息和概念,實現了不同時代、不同語言主體的同時出場,是對原有語言環境的一次突破,體現了李洱高度的作家使命感和責任感。

在對話中,圍繞80年代文學啟蒙、現代文學與現實主義之間關係、西方結構主義與創作等話題,李洱與師生進行交流與探討,帶來一場文學與創作的精神盛宴。

人物簡介:

李洱,1966年生,河南濟源人,當代著名作家,現任現代文學館副館長。代表作有《花腔》《石榴樹上結櫻桃》《應物兄》等,曾獲第三、第四屆「大家文學獎」(榮譽獎),首屆「21世紀鼎鈞文學獎」,第十屆「莊重文文學獎。2019年8月16日,其最新長篇小說《應物兄》榮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責任編輯:張岩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