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專家解「毒」:有三種可能 目前未發生重組

2020-03-13

【文匯網訊】隨着疫情發展變化,新型冠狀病毒的命運將會怎樣?病毒在傳播過程是否會發生突變、重組?疫情會否在夏季消失?面對疫情全球大流行,中國如何與世界分享經驗並推動全球攜手戰「疫」?

中華醫學會醫學病毒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山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深圳)院長舒躍龍教授在中國科協組織的網絡採訪時分析指出,新冠病毒在夏天不太可能自然消失,它的命運有三種可能,其目前整體突變程度較低,未發生重組現象。同時,中國要與世界分享經驗,幫助全球抗擊疫情。

病毒的命運有三種可能

據中新網報道,舒躍龍2017年4月就任現職前,曾連續13年擔任國家流感中心主任,其間還出任世界衞生組織全球流感參比和研究合作中心主任近7年。

對於備受關注的新冠病毒會否在夏天消失的說法,他表示,提出病毒會在夏天消失的主要理由是基於對2003年SARS疫情表面現象的理解,因為SARS就是當年7月份世衞組織宣布疫情結束,SARS病毒也沒有再出現。

「但是大家不應該忘記的是,當年發生SARS疫情時,全球特別是中國也是採取了強有力的防控措施,包括迅速發現病例進行隔離,追蹤每例病例的密接人群進行隔離和醫學觀察等防控措施,才成功防控疫情。」

氣溫的上升可能會對病毒在自然條件下的存活有一定影響,比如每年夏季在溫帶地區,流感活動很低就是證明。因此,推測夏天氣溫上升可能會降低疫情的流行強度,但是不太可能自然消失。

舒躍龍認為,新冠病毒的命運有幾種可能:一是病毒只在人群中流行,但是毒力減弱,只引起人群普通感冒癥狀,類似於人群中流行的229E和OC43等冠狀病毒。

二是今年冬天捲土重來,致病力和傳播力沒有明顯改變,但隨着人群群體免疫水平的升高,疫情逐步減弱,對人的健康威脅越來越小。他更期待今年冬天來臨之前疫苗能夠研發成功,通過接種疫苗降低疾病傳播,甚至控制其流行。

還有一種就是病毒不僅在人群中流行,而且可以跨種傳播到其他動物,因為從物種ACE2受體分佈情況來看,多種動物都可以表達ACE2受體,包括非人靈長類動物、雪貂、豬和貓等,不排除病毒傳播到其他動物,從而演化成一種新的人畜共患病長期存在於自然界中的可能,所以應加強對動物中新冠病毒的監測。

病毒整體突變程度較低未發生重組

舒躍龍指出,病毒突變是其自然特性,尤其是RNA病毒,由於其複製過程沒有校正機制,突變更是常見的事情,冠狀病毒作為一種RNA病毒也不會例外。

新型冠狀病毒從1月份被發現至今,在國際基因序列共享數據平台(GISAID)上共有30個國家的113個單位共享了345株病毒的基因組序列,多個研究團隊對病毒變異情況進行的分析表明,在約3萬個鹼基的病毒基因組中,目前整體突變程度較低,未發生重組現象。

至於有科研團隊發文提出發現的L型、S型2個亞型,舒躍龍稱,其僅僅是基於目前的病毒基因組序列,在當前病毒溯源不是十分清楚的情況下還難以下結論。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L型還是S型都不是在人群傳播過程中產生的,而是疫情發生時就存在,這已得到另外科研團隊研究論文的證實。

他強調,病毒突變符合正常流行病學規律,不應該引起恐慌。不同研究團隊根據對共享的病毒基因序列進行分析研究有助於人們對病毒的了解,也為疫情防控提供更多科學依據。

「科學家作為專業人員在解讀科研結果的時候要全面,特別是要結合臨床、流行病和病原學數據進行綜合評判,真正做到有一份證據說一份話。另一方面,在這個人人都是媒體的年代,如何能堅持底線,不盲目解讀科學結論、不傳播不負責任的內容也是每個人應該遵守的道德底線。」舒躍龍提醒說。

幫助全球抗擊疫情體現大國擔當

當地時間3月11日晚,世衞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日內瓦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構成全球性大流行。

此前,舒躍龍就判斷一場全球大流行已很難避免,呼籲以應對大流行的心態來做好全球的防控工作,以幫助所有國家做好準備。

他說,中國基於疫情防控中取得的成效和積累的經驗,積極與世界分享,幫助全球抗擊疫情,「這不僅體現大國擔當,同時也進一步降低對中國輸入疫情的風險」。

中國該如何推動全球戰「疫」?舒躍龍具體建議說,一是通過網絡會議等多種形式,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醫療等相關技術人員進行培訓,並提供診斷試劑等力所能及的幫助。

二是派出醫療等相關技術隊伍支援疫情嚴重國家。

三是與美國、歐洲等世界主要國家和世衞組織、蓋茨基金會等相關組織建立科研合作團隊,主要針對疫苗和藥物的研發開展聯合攻關。

舒躍龍指出,中國國內疫情防控目前已取得重大成效,但隨着全球大流行,疫情輸入中國的風險也日益增加,因此,如何防控境外輸入已成為中國今後防控疫情的關鍵。這方面既要加強對入境人員的健康檢測,也要借鑒國內精準防控的策略,對國外地區開展實時風險評估。同時,對發現的每一個入境病例,都要按國內同等策略實施疫情防控,包括追蹤密切接觸者、對密切接觸者實施醫學觀察等。

責任編輯:喬一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