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專家:疫情是數字化大考 須抓住機遇

2020-04-13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孫志)4月10日,國家發改委和中央網信辦聯合發文《關於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 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伏羲智庫創始人、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原主任李曉東教授對此進行了深入系統的解讀。他認為,此次疫情可謂是一次面向全人類的「數字化生存」大考,讓所有人都意識到了互聯網和數字化對於經濟和社會的重要作用,所以也是人類發展數字經濟走向「數字文明」的重要一步。國家此時頒佈實施方案就是興利除弊、抓住機遇的關鍵。

李曉東說,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是一次全球性的公共危機事件,而且還有愈演愈烈之勢,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經濟穩定不僅對於兩個一百年目標的實現至關重要,也對全球經濟秩序的穩定具有錨定之功用。

他進一步分析,數字化轉型是全球不可逆的大勢所趨,所有企業都面臨數字化轉型,不進行轉型的企業在未來的競爭中面對用科技武裝升級的競爭對手,將處於絕對劣勢,這是個決定企業能否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問題。引用一句《模仿遊戲》中圖靈的經典台詞:「只有機器才能打敗機器」。

中國GDP超三成來自數字經濟

有關統計數據顯示,中國GDP中的三分之一來自於數字經濟,而年度GDP增長中數字經濟貢獻超過三分之二,而且中國民營經濟貢獻了五成的稅收,貢獻了六成的固定資產投資和GDP,貢獻了七成以上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提供了八成的城鎮就業崗位和九成以上的新增就業崗位。「因此從數字經濟和民營經濟兩個方面來看,這個文件和行動方案的發佈就具有十分關鍵的意義了。」他說。

李曉東表示,2020年中國的網民人數預計將會超過9億,這個數量已經超過了美國和歐洲的人口總數,一定程度上市場規模影響技術創新,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又是典型的市場驅動型,中國數字經濟市場的紅利還有待開發和釋放。互聯網是典型的「草根」經濟,是源於自下而上的創新模式,中小微企業所積聚潛力是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新驅動力,如何降低他們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存在的「不會轉、不能轉、不敢轉」的問題是釋放潛力的關鍵。

智能化滲透企業經營過程是關鍵

他強調,中國有數千萬家中小微企業,很多企業不懂得如何「上網」,更不太理解數字化轉型,也擔心額外增加的成本是否能夠得到足夠的收益和回報。企業通過信息化手段可以產生大量的數據,如果不懂得充分利用數據為企業的經營和發展帶來附加價值,那麼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性就會大打折扣。數字化轉型不是簡單買幾台電腦,用用辦公軟件,電商賣賣東西,這只是數字化轉型的「形」,關鍵是如何讓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的技術滲透到企業經營過程中去,這才是數字化轉型的「神」。

李曉東分析,此次疫情中,以2月份數據來看,浙江省地方財政收入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其他包括廣東、江蘇、山東等幾個經濟強省則下降了20%左右,這和浙江過去多年來一直重視數字經濟和數字政府不無關係。我曾經親自參與承辦過在浙江舉辦的世界互聯網大會,親眼目睹烏鎮一個小鎮突飛猛進的變化和對數字經濟各種資源的匯聚能力,不得不佩服浙江各級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對新經濟的擁抱熱情。不僅僅是東部沿海發達地區,貴州的貴陽、寧夏的中衞、江西的鷹潭,都是中國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區數字經濟發展的受益者。

警惕「數字貧民」 政策扶持要跟進

李曉東認為,數字經濟領域的不均衡不充分發展的問題,相較於傳統經濟會更嚴重。明年,我國將基本完成脫貧攻堅工作,這是一項歷史性的巨大貢獻,不過我國還有5億多人沒有上網,面對數字經濟時代,消除「數字貧民」是我們需要引起足夠重視並且要有政策導向扶持的重要領域。

責任編輯:喬一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