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 記者 何玫)以民為本,為民謀利。三沙設市7年多來,這座中國最南端、海域面積最大、陸地面積最小的地級市,堅持生態環保優先,城市建設與環境保護同步,讓人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態環境也變得更加美好。
三沙市政府所在地永興島上,污水處理和西沙群島垃圾收集轉運工程是三沙設市後啟動的第一個項目,由垃圾收集轉運站、污水處理廠和海水淡化及配套管網工程等三部分組成,每日可淡化海水1000噸、處理污水1800立方米、處理垃圾20噸,經過處理的中水用於島上綠化澆灌和建築施工,完全有能力做到污水不入海。以前島上垃圾基本靠就地填埋,三沙設市以來,永興島已實現垃圾精細化分類回收處理,居民按可回收垃圾、餐廚垃圾、有害垃圾等七類分別投放到收集桶,大件垃圾則由環保中心上門收取,並通過「可回收物外運資源化」和「有機物島內資源化」相結合的處理模式達到了環保目標。2018年,三沙市頒布了「禁塑令」,社區定期發放一定數量的可降解垃圾袋,進一步推動島上生態環境綠色健康發展。目前,污水處理站、垃圾收集轉運站、海水淡化站、海洋生物和文物保護站、海洋環境監測站等「五小站」項目建設已實現全覆蓋。三沙各島礁還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已累積種植苗木300多萬株,成活率95%以上,部分島礁綠化率超過90%。
目前,永興島上的醫院、學校、圖書館、郵局、銀行、超市、水吧、餐廳、快遞等一應俱全,電影院、健身房免費向市民開放。而這些設施和商業網點大都是三沙設市後建起來的。現在每天有包機往返海口和永興島,大型補給船「瓊沙三號」和「三沙一號」穿梭於海南島和西沙,三沙再沒有了物質緊缺、交通不便的日子;島上新建的電廠,每天24小時供電;漁民聚居的島礁建起了9座海水淡化廠;三沙醫院正著力打造「智慧醫院」,進一步為三沙居民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基本做到小病不出島,大病第一時間用飛機送往海南島上醫院;三沙有居民島礁已實現了4G信號全覆蓋,中國移動的5G基站已延伸到三沙,三沙居民與內地居民同步享受移動數字生活。曾經與世隔絕的孤島,如今早已不再遙遠。
責任編輯:京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