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沿岸26萬畝耕地「有水喝」!農安縣太平河綜合治理工程驗收完畢

2020-05-06

【文匯網訊】據《吉林日報》報道,春播前夕,吉林省農安縣太平河沿岸的農民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大禮:太平河綜合治理工程已全部驗收完畢,將為沿岸26萬畝耕地提供充足的水源保障。

太平河是農安縣境內最大的自然溝道,全長近50公里,總流域面積575平方公里。近年來,由於乾旱少雨,太平河雖有少量徑流卻無法截蓄利用,周邊工程性缺水問題十分突出。

「過去我們春耕都得去幾里外的地方買水種地,拉水車都排成排,去晚了只能等著。」對農安縣萬金塔鄉榆樹林村農民張華來說,每年一到這個時節,是他最犯愁的時候了。拉水種地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增加了成本。張華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車水10元,家裡的7垧地需要140車,再加上人工、運輸等費用大概花費2000元。

2019年,農安縣水利局謀劃啟動了農安縣太平河綜合治理工程。

截至4月5日,21座壅水壩通過攔蓄太平河自身桃花水和河湖連通工程松城渠道補水已蓄滿水,總蓄水量達500萬立方米。

4月的農安縣哈拉海鎮,碧波蕩漾的河水旁,百畝「珠蔥」吐露新綠。打開閥門,河水噴湧而出,「你看,這水比井水可熱乎多了,澆上水用不上一天,珠蔥就變得『精神』了,這回可妥了。」哈拉海鎮程家坨子村農民孫艷喜望著充盈的水流喜出望外。

哈拉海鎮是遠近聞名的「三辣」之鄉,種植大蒜、珠蔥、辣椒歷史悠久。豐沛的水源為這裡源源不斷注入生機。今年,程家坨子村擴大了「三辣」的種植面積,由種植500晌發展到900晌。程家坨子村黨支部書記林立豐告訴記者,過去農民靠天吃飯,沒有保障,自從太平河水引來以後,「旱能澆,澇能排」,農民灌溉只需要一個泵機即可自行澆灌,省時省力,節約成本,適宜的水溫涵養了作物的品質,一畝地可增產200斤左右,極大提高了農民的種植積極性,前來預訂的客商接連不斷。

據農安縣水利局水利工程建設管理處處長付紅軍介紹,太平河綜合治理工程可為沿岸5個鄉鎮、25個村、10萬人和26萬畝耕地調整種植結構,發展「三辣」、棚膜等經濟作物和抗旱提供水源,年最低可增加經濟效益近2億元。

責任編輯:張岩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