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5月23日上午,習近平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經濟界委員。經濟界在政協34個界別中人數排第二,外界關注度也非常高。特殊之時、特殊之勢,經濟關乎全局,也牽動每一個人。總書記到經濟界共商國是,縱論中國經濟形勢,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聯組會上,這些委員與總書記傾心交流
這是今年兩會習近平的第二次「下團組」活動,也是2013年以來連續第8次參加政協聯組會。與以往不同的是,因為會期壓縮、日程變化等原因,總書記今年先到內蒙古代表團下「團」,再赴政協經濟界下「組」。
變化還不止這一項。當天共有5位經濟界委員發言,這也是8年來發言人數最少的一次。此前兩年,發言人數都是8人。
當天第一個發言的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他以自己親身調研和大量數據提出建議:發揮線上零售、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對「保就業」的積極作用。習近平回應說,要順勢而為,也要及時跟上研究「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法律保障問題、保護好消費者合法權益問題等,把法律短板及時補齊,在變化中不斷完善。
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劉永好第三個發言。今年69歲的劉永好是改革開放後第一批民營企業家全國政協委員。1993年,他第一次以全國政協委員身份走進人民大會堂,並作了題為《私營企業有希望》的大會發言,引發全球媒體廣泛關注。2018年,劉永好作為民營企業家的優秀代表入選「改革先鋒」。
聯組會上,劉永好圍繞民營企業化危為機作了發言。習近平聽完發言後說,民營企業在中國這個希望的田野上,開始確實是一片荒蕪。但是到今天,民營企業發展到如此之規模,起到當前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此之貢獻,確實是很了不起的。我們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奮鬥,不斷地去克服困難。
劉旗委員向總書記說起了一段往事。2004年5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率團到國家級貧困縣——重慶市武隆縣考察,時任縣長的劉旗曾向他作過彙報。時隔16年,劉旗委員向總書記報告,武隆已經脫貧摘帽,全區四分之一的群眾吃上了「旅遊飯」。
在當天的聯組會上,總書記再次談起脫貧。他說,實際上我們這一代人有這個情結,一定要把我們的老百姓,特別是我們的農民,要把他們扶一把。
「政」與「經」相連 「勢」與「策」相應
全國兩會是中國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在疫情背景下,兩會也成為人們觀察中國經濟的重要窗口。每年兩會期間,總書記到人大「下團」有多次,但政協「下組」一般只有一次。總書記選擇參加經濟界聯組會,這本身就是一個鮮明信號。
實際上,在此前一天的「下團」活動中,習近平闡述了「人民至上」的政治理念,也談到了人們高度關注的經濟議題——今年兩會中國為何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
習近平說:「如果我們硬性定一個,那着眼點就會變成強刺激、抓增長率了,這樣不符合我們經濟社會發展的宗旨,我們一直在講不以GDP增長率論英雄。」
在23日的聯組會上,習近平用很大篇幅分析了中國經濟面臨的形勢和中國擁有的顯著優勢。他強調,要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事實上,疫情暴發以來,總書記先後在多個場合強調要審時度勢、因應施策,要危中尋機、化危為機。
從三個關鍵詞解讀
新機怎麼育、新局如何開?
第一個關鍵詞:內需
4月17日,習近平在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時首次提出「六保」,同時也提出了另一個重要概念——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如何在一個更加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中謀求我國發展?必須做大自己的蛋糕!在23日的聯組會上,總書記提出,我們要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
第二個關鍵詞:開放
光靠自己不行,還得內外兼修。5月14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提出,要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23日的聯組會上,習近平說,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他強調,我們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定不移推動經濟全球化朝着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第三個關鍵詞:安全
中國有句老話:「小心行得萬年船。」習近平對於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始終保持着清醒認識。他不止一次說過,「絕不能只重發展不顧安全」。23日,總書記提出,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加快完善安全發展體制機制。五年前,習近平就指出,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努力為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編織全方位、立體化的公共安全網。
「內需」「開放」「安全」,打好這一套組合拳,中國經濟一定能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責任編輯:Caro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