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毛麗娟)機器仍在轟鳴,工人仍在忙碌,海量的零部件從生產線上源源不斷輸出……這是東莞虎門鎮工業區美資企業令特電子的車間,如果不是廠長涂軍潮提及準備「過冬」,記者並不願相信這樣開足馬力生產的企業也受到了疫情的衝擊。涂軍潮介紹,工廠已經全面開源節流,停止了出差、招聘和固定資產投資,並加速研發新品,搶佔市場份額,從前國內不賺錢的訂單是不接的,好比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現在這些微利單能有就接,總比後面沒單讓生產線停下來強。
作為美資公司設立在中國的工廠,令特電子廠產值接近4億人民幣,訂單主要來自海外,其中北美三成、歐洲三成、亞太地區四成;來自中國內地的訂單則不足5%,客戶有特斯拉、三星、施耐德電氣、比亞迪、雀巢等企業。
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該廠工人復崗時間推遲,本來原定2月1日復工的令特電子到2月底才全面復工,一季度的訂單生產嚴重滯後,只完成交付了75%,目前工廠正在加班加點。涂軍潮透露,工廠短期訂單不缺,6月底前的訂單處於飽和狀態,工人上半年不會沒活干。
「難就難在下半年,目前形勢不明朗,我們生產的是耐用消費品的電子零部件,不像餐飲服裝鞋業那樣首當其衝受到影響,可能二季度之後,需求減少才會明顯傳導至電子元器件行業。」涂軍潮表示,廠子已經開始準備過冬了。
一方面是節流,停止去美日出差、停止固定資產投資、停止採購更新計劃中的中央空調等輔助設備、停止招聘;另一方面是開源,加快研發新品,原來不接的利潤微薄的訂單、現在評估評估,也都接了,以保證工廠能夠正常運轉下去。
一款新品帶來160萬美金的訂單
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時,令特電子的產品曾被列入首批關稅清單,一度令其壓力大增,去年十·一期間,美國調整政策,公司最終申請獲得豁免。這一事件促使令特電子加大研發步伐、為提升競爭力不斷推出新品。
涂軍潮介紹,公司與德國客戶去年6月開始合作開發一款LED路燈穩壓器,原計劃到2020年12月推出產品,疫情之下,公司和德方都增派了工程師全力開發該產品,將研發時間從18月縮短至了9個月,並緊急赴美接受研發環節中最難一環的考驗——200KA超高短路電流測試,拿到了業界權威的檢測報告,申請了美國、德國、中國內地的20多個專利。「我們這款產品已經可以進行線下批量生產了,不久前,客戶承擔的12萬美金的研發費用已付給我們,並且客戶已下單160萬美元預定產品。」涂軍潮表示。
涂軍潮所說的這款 LED路燈穩壓器在業內被統稱為SPD(浪涌保護模塊),用於在大型LED路燈設備中保證電壓和電流的穩定性,使路燈能夠提供穩定光源。在該產品上市之前,業內普遍採用的解決方案是數個相關電子元器件拼合起來,穩定電流;而該新產品是將系統集成元器件合成一個體積更小,質量更穩定的器件。
涂軍潮透露,未來公共照明系統將會大量採用該設備,市場前景看好,而公司並未滿足,已經開始着手下一代升級產品的研發。
不嫌訂單「肉少」 積極拓國內市場
以外貿訂單為主的令特電子此前很少接國內訂單,只是間接給部分國內白電廠商供應零部件。這其中的一個原因是,國內訂單的報價低,有很多供貨商打價格戰,就算中標了,也沒有幾個利潤。「國內訂單的利潤起碼比國外訂單利潤低20%。」涂軍潮透露。
疫情發生以來 ,為了維持工廠生存,令特電子調整了工廠訂單結構。「這種情況下我們沒辦法挑挑揀揀,先保證工廠正常運轉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涂軍潮透露,工廠剛剛接到一個內地客戶的訂單,其產品外銷至南美市場。公司目前已經與多家國內白電、黑電品牌洽談合作。
大量儲貨 防進口受阻
擔憂疫情影響交貨,令特電子年初加大了原材料的備貨,以前一般原材料備足4周的貨就好,隨着海外疫情的不斷惡化,海外供應商的料件現在足足備了4個月生產所需的原材料,有些原材料甚至備足了8個月。
「我們的原材料多數來自內地,珠三角、長三角佔大部分,備貨不算困難,畢竟國內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涂軍潮說,難處在於有些核心材料來自日本等境外地區,國內要麼沒有,要麼質量仍待提高。
「比如我們常用的電子漿料里,銀粑漿是一種核心材料,為集成電路和元器件產品所必需,作為高端電子材料,需要特殊工藝製成,國內這塊製作工藝欠缺,所以產品主要從日本進口。」涂軍潮指,這些核心原材料的成本通常要佔到公司原料成本的三成左右,是公司生產環節非常重要的原材料。
目前海外疫情還在發酵,令特電子擔心未來核心原材料的進口受到影響。據涂軍潮介紹,令特服務的不少境外品牌很多指定要本國的原材料供應商,一些原材料明明中國做得也不差,但為了支持本國企業的發展,他們還是會要求令特在為他們生產產品的時候必須選購本國的原材料。
「機器換人」上馬 成本立減七成
令特電子的產品廣泛應用於照明、儀錶、通信、新能源、工業控制、安防、白色家電、自動化設備、汽車等行業。這一類電子廠如果有條件,通常在發達地區會最先嘗試自動化生產。記者在令特電子的生產車間採訪發現,很多生產線上只有一兩個工人,有少數工種的生產線甚至實現了全自動化。工廠員工從800人減少到了400人。
「舊的生產線上,原來一個班11個工人,上馬了自動化設備後,現在一個班只有2個人,算上自動化設備增加的機器成本,現在的總成本也只相當於原來3個人的成本,總成本降了70%左右。」涂軍潮介紹,令特電子從三年前開始「機器換人」計劃,目前,六成生產線已經升級為自動化生產線。
在令特目前的生產車間,新舊生產線並存,一些舊的生產線主要用於承接小微訂單。「自動化生產線一開機,如果不能滿負荷生產,所耗的成本就不劃算,所以我們保留了小部分人工產線,根據訂單實際情況,制定柔性生產方案,怎麼更經濟怎麼來。」涂軍潮表示。
「機器換人」行動是東莞市政府2014年推出的助力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為鼓勵企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該市設立「機器換人」專項資金,對企業予以購買自動化設備補貼。令特電子所採購的自動化生產設備基本都來自於東莞本地企業,因此可享受到最高採購金額 15%的政府補貼。
涂軍潮透露,一增一減後,由於人工成本的節約,目前公司所採購的自動化生產設備這一項固定資產投資成本已經收回。
美資廠:製造業回流不現實
把製造業工作機會帶回美國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經濟政策的優先事項,而製造業能否迴流美國是近年中美兩國關係的熱門話題。對此,涂軍潮透露,去年令特電子母公司的CEO曾到東莞、蘇州的兩地工廠考察,最後得出結論,令特電子三五年內肯定還在中國,回美國太「尷尬」,諸多條件不現實。
「美國畢竟是市場化經濟,企業做出投資布局考慮經濟效益優先,回美國也要有錢賺才行。」涂軍潮透露,母公司此前在美國收購了一個小企業,但把它的業務轉給中國工廠做。
原因首先還是美國的人工成本太貴,其次是美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了,此外,中國有完善且便宜的產業鏈配套,工廠去美國當地沒法以最節約的方式長期穩定生產。如果搬去東南亞國家或是墨西哥,又會遇到原材料、甚至包裝材料都要從中國進口的現實問題。
涂軍潮曾帶領令特電子東莞、蘇州兩家工廠的工程師到母公司菲律賓工廠支持,主要是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各種技術難題。「他們缺少各領域的工程師,出現技術難題無法自己解決,此外,雖然工人的人工成本是低了,但他們的生產效率、熟練程度、勤奮程度也遠低於中國工人」。涂軍潮透露,菲律賓工廠目前只負責生產,部分研發部門還是設在了東莞廠區。
責任編輯:Iv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