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冷血試題想滿分 考生是非須不分

2020-06-11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報記者 甘瑜、高鈺)震驚社會的應屆文憑試歷史科冷血試題風波,事件持續發酵。香港文匯報從不同途徑取得今年文憑試歷史科評卷參考,證實相關內容屬實,更發現該道詢問學生日本侵華年間是否對中國「利多於弊」的滿分答案,要求的是「答案合理且『均衡』」,而在最後一段始提及要考慮包括日本侵華期間日本對中國的傷害,但題目並無附上相關資料,進一步證實有關題目具極強誤導性。多位政界及教育界人士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時指,所謂「利弊題」常被用來引導學生價值觀,而考試又是學校教育的指揮棒,相關題目設置有可能扭曲學生對歷史的正確認知,並認為是次事件暴露香港的歷史教育缺乏國人視角,對學生的價值觀教育和國民情感培養亦嚴重不足。

今年的文憑試歷史科出現詢問「『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你是否同意此說?」的必答題,該題並選取兩份信息相近,企圖粉飾日本對華惡行的資料,引起社會譁然,最終考評局取消有關試題。教育局要求該局本月下旬提交內部調查報告予由教育局、教育界代表及考評局代表組成的專責小組審核跟進。

答案舉例列明「同意」「不同意」

根據香港文匯報記者取得的評卷參考顯示,該題答案被分為三等級,L1是「答案含混,未能有效運用資料及個人所知。」最多可得兩分;L2則為「欠缺均衡,僅能有效運用資料或個人所知。」最多可得4分;而最多能得滿分8分的L3級答案則要求「答案合理且均衡,能有效運用資料及個人所知」。

相關的答案舉例中則列明「同意」與「不同意」兩類,當中「同意」利多於弊的論據,包括「日本對清政府的改革作出支援。(資料C)」、「日本的野心增強了中國民族主義。(個人所知)」等,而「不同意」的理據中,備受市民關注的「1930及1940年代日本侵華造成大量傷亡,大大影響國府的安全。(個人所知)」的內容則是羅列最後一條理據時才被提出。

張國鈞恐考生為高分扭曲歷史

行政會議成員、民建聯教育政策發言人張國鈞坦言,從評卷參考可見,考生要得到高分必須利弊兩方面都要陳述,但容易造成扭曲,「即是,就算黑白是非已經非常清楚,侵華期間只有弊無利,(考生) 為了得到高分都要扭曲歷史,說成有利有弊。」

他分析,今次事件更嚴重的後果是有關試題、評卷參考會成為未來的「past paper」,變相容易令學生誤會,在侵華期間的一段歷史是「好壞參半」,扭曲學生的歷史觀,因此反映有關試題的設置絕不合適。他形容,今次事件可說是「找了不合適的題材作為考試題型」。

5月18日,香港漁民團體聯會、香港農業聯合會成員到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灣仔辦事處譴責考評局所出的中學文憑試歷史科一條試題嚴重偏頗,罔顧日本軍國主義侵華鐵證及嚴重傷害國民感情和尊嚴,要求有關當局嚴查事件(香港中通社)

5月18日,香港漁民團體聯會、香港農業聯合會成員到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灣仔辦事處譴責考評局所出的中學文憑試歷史科一條試題嚴重偏頗,罔顧日本軍國主義侵華鐵證及嚴重傷害國民感情和尊嚴,要求有關當局嚴查事件(香港中通社)

教聯會會長黃均瑜指,考試是指揮棒,根據一貫的應試經驗,學生處理開放式資料題,會清楚知道答案「合理且均衡」可以拿到高分,定會有學生為拿到高分而答日本侵華「利大於弊」。他並指,教育界常用「利弊題目」指導學生價值觀,但相關題目肯定有誤導性。

他解釋,香港歷史科教育缺乏歷史觀,好像「太空人看歷史」,「不講立場,不講對錯,只是說發生了什麼事。」抗日戰爭是涉及中國人核心情感的重大問題,是民族傷痛和災難,作為一個中國人答一道中國歷史的題目,不應該如此「隔岸觀火」。他批評,很多科都存在缺少價值教育,過分強調中立、分析,而沒有講清楚是非對錯的問題。

鄧飛:中史科無培養民族情感

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指,開放式題目的答題模式標準化,在學校和補習社對學生的應試訓練下,應對相關問題,學生會懂得按照答題模板作答,而此次設置會導致學生對相關歷史事件的判斷產生錯覺,但日本侵華是是非問題,什麼「利」都不能抵消人命的損傷。

他強調,中學時期尤其高中教育,都是以文憑試為指揮棒,「考試這樣考,為了學生的應試,就要這樣教。」他表示,歷史科、中史科都存在缺乏讓學生以中國人身份看歷史的問題,「只注重知識的灌輸,而沒有培養國家民族情感。」雖然在教育局資料中會提及相關價值觀教育,但他坦言,教學前線都是「先看考評局,再看教育局」。

教局無法監管審題委員

應屆文憑試歷史科出現要求評價日本侵華「利多於弊」的冷血荒謬試題引起全城譁然,最終考評局決定將試題取消。各界密切關注負責出題的審題委員會有否涉專業失當。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昨日坦言,審題委員會工作全屬機密,局方無從把關,難言如何防止有委員藉試題向考生灌輸偏頗想法;但局方成立的專責小組,將會全面檢視有關機制,並已要求考評局於6月下旬就事件提交內部調查報告。

梁振英此前上載模擬歷史試題,諷刺教協是失德教師的「保護傘」,要求大家以良心回答「解散教協利多於弊」。

梁振英此前上載模擬歷史試題,諷刺教協是失德教師的「保護傘」,要求大家以良心回答「解散教協利多於弊」。

在冷血試題事件曝光後,教育局即晚及翌日已即時表態及跟進,包括要求取消試題及派員了解出題審題機制。在昨日立法會會議上,多名議員就考評局審題委員會運作向局方提出質詢。楊潤雄在書面回覆中指出,事件引起社會極大爭議,當課程執行及評估過程出問題時,局方有責任維護教育專業,並基於保障學生及公眾利益而採取行動,予以糾正及回應公眾關注。

但他坦言,目前審題委員會由考評局全權負責,而且委員名單及工作全屬機密,教育局並不知悉,難言如何防止有委員透過試題表述其政治立場,或向考生灌輸偏頗想法。

就審題委員會的組成,楊潤雄引述考評局回應指,該局會透過科目委員會、試卷主席及學校校長提名,聘任相關的大學學者、中學教師、課程及科目專家,各委員須作申報利益,避免潛在利益衝突。

考評局續稱,有關委員「不論個人背景與信念,均須依從考評局既定機制,專業地按課程及評核的要求擬題,確保試卷能有效公平地評核考生」;過去五年,並沒有委員因違反機制或專業操守而遭懲處。

考評局月底交調查報告

楊潤雄又引述考評局表示,正積極考慮公布該已被取消的試題的評卷參考,但提醒指,該評卷參考為暫定稿,並會於考試後按需要增補,不應視為標準答案,沒參與評卷工作者詮釋時應小心謹慎。

針對試題事件,楊潤雄表示,局方會與教育界和考評局代表成立專責小組跟進,考評局亦要進行內部調查,審視涉事的歷史科考卷有否嚴謹地按機制出題,並檢討整體文憑試出題審題機制,有關內部調查報告需要於6月下旬提交專責小組。同時,教育局自身亦會檢討如何可以充分體現於文憑試的監管角色,長遠確保考試及試題質素。

另外,就有兩名考評局「黃高層」涉於fb發布激進偏頗言論,考評局稱該局設有員工行為守則,如發現有員工在履職時有疏漏或有違操守、誠信、專業水平等,會按照事情嚴重性、員工應負的責任作懲處,惟基於程序公義,該局現階段不會作進一步評論。

家長會:評分準則教壞細路

「學生考試就是要取得分數,試題這樣設計,他們就會這樣答。」多名家長代表得悉評分準則必須答到1900年至1945年期間,日本對中國「利弊都有」才會滿分,都表示要關注以至譴責有關情況,擔心有關試題及評分準則的設置,無形中是將學生洗腦,以模棱兩可的答題方式,令他們對明明是民族大義的歷史產生扭曲的理解。他們要求考評局和教育局認真檢討事件,日後設計試卷亦要認真把關。

團體「新年代」昨日在立法會門前舉行集會,抗議文憑試一道歷史題美化日本侵華歷史。 新華社

團體「新年代」昨日在立法會門前舉行集會,抗議文憑試一道歷史題美化日本侵華歷史。 新華社

香港優質家長學會總幹事奚炳松表示,有關問題試題被揭發後,不少家長都向他表達關注,相信大家知道評分準則後,反響會更強烈。他強調,日本侵華對中國造成的傷害,不可能做如此的比對,但學生為了取得滿分,只能滿足試題要求,「這是用模棱兩可的方式,令同學對這種民族大義有不清晰、扭曲的理解。」

促考評局教育局認真檢視

他認為,整件事由擬題、出題到設立評分準則,都能看到一系列的問題,再加上教育界接連出現的問題教學現象,希望考評局、教育局都要認真檢視。

香港區家長教師會聯會執行主席丁柏希指出,是次歷史科試題令不少家長大為緊張,很多人都認為試題有問題,如果一開始設題還可以說成是「無心之失」,評分準則就證實了是有人刻意要學生答到「有利」才可以有分。他認為,歷史的價值觀灌輸須嚴肅對待,否則很容易扭曲學生的觀念。

大埔區家長教師會聯會會長何主平批評,有關試題原本的設計「已經好有問題」,只展示引導學生答有利的史料,再加上這樣的評分準則,只能說是教壞細路,必須予以譴責,考評局方面亦必須認真檢視事件和做好把關。他說︰「學生考試就是要取得分數,你試題這樣設計,他們就會這樣答。」

他直言,學生為了取得滿分,不論歷史事實如何,都會覺得一定要認為日本在那時段對中國「利弊都有」,「可以說是你設個陷阱他們也要踩進去。」

屯門區家長教師會聯會主席關愛冰表示,有關試題引起身邊部分家長的擔心,反映了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的洗腦手段「好叻」,「考生其實只是想取得分數,不會理題目設置是否合理,事後也不會去查究有關歷史。」

她直指,教育界接連出現問題,今次試題只是冰山一角,「要檢討要整個教育體制去做。」 

責任編輯:一粟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