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被美國「驅離」的我 看到「一院之隔 兩個美國」

2020-08-13
2020年7月20日,一名推童車的女子經過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遊客入口處。新華社

2020年7月20日,一名推童車的女子經過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遊客入口處。新華社

【文匯網訊】回憶起今年3月那段時日,腦海裏浮現的是一段「被壓縮、被快進」的光影。美國政府突然大規模變相驅逐美國境內的中國記者,我在新華社聯合國分社的駐外工作也被迫「非正常」提前結束。

美方給出的期限太苛刻,短短十來天間,我除了收拾行囊,還忙於聯絡物業、銀行、電力、網絡公司等緊急處理各種事務。在與常駐聯合國的媒體同行話別時,大家都感慨道,聯合國總部位於紐約,但聯合國又不是美國開的,美國對聯合國總部東道國地位的濫用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再次折射出其對國際多邊機制的藐視。

這是2020年8月9日在美國紐約東河邊拍攝的曼哈頓建築群,其中包括聯合國總部秘書處大樓。新華社

這是2020年8月9日在美國紐約東河邊拍攝的曼哈頓建築群,其中包括聯合國總部秘書處大樓。新華社

時針撥回到3月2日,美國政府突然宣布,要求中國駐美媒體裁減中方員工。消息傳來時,我正準備參加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的記者會。中國作為3月安理會輪值主席國,代表團將介紹當月議程。

2020年3月2日,在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安理會3月輪值主席張軍(中)在吹風會上向記者講話。新華社

2020年3月2日,在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安理會3月輪值主席張軍(中)在吹風會上向記者講話。新華社

按照美方公的期限,我知道,自己可能在10天後就將提前結束任期回國。也許是因為這太有戲劇性而顯得有些不真實,我的內心很平靜,在會議室認真地聽會做記錄。

記得當天會議中宣布的一項重要安排,就是舉行維護多邊主義的公開辯論會。回顧我在聯合國跑新聞的兩年,多次見證美國與多邊主義的決裂。

2018年10月16日,在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一名古巴代表在會議上呼喊口號。美國發起的指責古巴違反人權的一場會議當天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遭到數國外交官強烈抗議。新華社

2018年10月16日,在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一名古巴代表在會議上呼喊口號。美國發起的指責古巴違反人權的一場會議當天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遭到數國外交官強烈抗議。新華社

美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但近些年卻成為了聯合國中的「非主流」。在巴以問題、氣候變化、伊核問題上,美國的立場與大多數國家相左。

「失道寡助」的美國屢屢在聯合國大會上被「打臉」。針對美國搬遷駐以色列使館,聯大通過決議,認定任何宣稱改變耶路撒冷地位的決定和行動「無效」;聯大還連續28年敦促美國終止對古巴數十年的經濟、商業和金融封鎖。

這是2017年12月21日在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拍攝的聯合國大會緊急會議現場。聯合國大會當天通過一項決議,認定任何宣稱改變耶路撒冷地位的決定和行動「無效」。新華社

這是2017年12月21日在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拍攝的聯合國大會緊急會議現場。聯合國大會當天通過一項決議,認定任何宣稱改變耶路撒冷地位的決定和行動「無效」。新華社

在多邊主義的「圓桌」上不能「美國優先」,特朗普政府則選擇「一言不合就退群」。近年來,美國退出了氣候變化《巴黎協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以及《移民問題全球契約》的制訂進程。近期,由於應對國內新冠疫情不力,意欲向外甩鍋的美國政府還宣要退出世衞組織……

2019年9月24日,在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第74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言。新華社

2019年9月24日,在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第74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言。新華社

一名常駐聯合國的法國記者在得知美國政府的「驅逐令」後,專程到我們辦公室聲援說,美國政府不能這麼打壓記者,這難道符合他們標榜的「言論自由」嗎?她還建議,中國媒體駐聯合國的記者或許可以請「聯合國媒體認證和聯絡辦公室」以及「聯合國記者協會」出面交涉,畢竟「你們報道的是聯合國而非美國新聞」。

然而,就美國濫用權力,聯合國方面與美方有過溝通卻也無可奈何。1947年生效的《聯合國和美國關於聯合國總部的協定》規定,美國應當免費並盡快向會員國有關公務人員發放簽證,但美國一再無視其國際責任和義務,反覆將簽證問題「武器化」。

此前,美國政府已將多名俄羅斯、伊朗等赴美出席第74屆聯大的外國代表團成員拒之門外;美國政府還對古巴常駐聯合國代表團所有成員活動範圍進行限制,禁止伊朗外長在聯合國與會期間探視生病住院的本國外交官……

2019年9月25日,在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伊朗外長扎里夫(中)準備出席會議。新華社

2019年9月25日,在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伊朗外長扎里夫(中)準備出席會議。新華社

我後來了解到,新華社也曾與美國國務院據理力爭,從法理上講,中國公民在聯合國工作有別於在美國工作,新華社駐聯合國記者也並不報道美國新聞,美國無權對我們實施「驅逐令」。

然而,美方卻宣稱,「減員令」所涉及中國媒體的記者在美國「境內」工作,就都在美國政令管轄範圍之內。更令人憤怒的是,美方還全然不顧新冠疫情下旅行時所面臨的困難和健康風險,要求「驅逐令」生效時記者必須立即離境。

2020年3月17日,一名戴着口罩和手套的乘客在美國紐約乘坐地鐵。新華社

2020年3月17日,一名戴着口罩和手套的乘客在美國紐約乘坐地鐵。新華社

重壓之下,我只能拜託同事幫忙搶購機票,還從朋友那裏拿到了幾個市場上已經買不到的N95口罩。為了降低風險,我在行前謝絕了同行和友人的餞行邀約,只通過電話與他們作別。

經過13個小時飛行,又花了12個小時出艙、流調登記、過關、分流隔離,我們筋疲力盡地抵達隔離酒店。因同機乘客中有人確診感染新冠,我們作為密接者被安排優先做核酸檢測,我還因為喉嚨不適在小湯山醫院做全面排查。所幸,檢測結果為陰性。

這張攝於2020年3月的照片顯示的是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專門為入境乘客開闢的行李提取大廳。

這張攝於2020年3月的照片顯示的是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專門為入境乘客開闢的行李提取大廳。

回想過去幾年間,美國政府不斷升級對中國媒體的打壓,從強迫登記為「外國代理人」,到作為「外國使團」列管;從拒發20多位中國記者赴美簽證,再到變相驅逐中國媒體駐美記者。

在我回國之後,美國仍然變本加厲。今年5月,美方宣布將所有中國駐美記者工作簽證的停留期限縮短為90天,讓中國記者在美國的工作面臨極大不確定性。

回國後這半年,我時常回想起在聯合國的工作和在紐約的生活,我發現這其中存在的奇妙反差:一院之隔,仿若兩個美國。在紐約,我看到的是一個多元包容的美國城市;在聯合國,我看到的美國卻一意孤行,藐視多邊主義,對看不順眼的國家動輒「極限施壓」。

這是2020年7月8日在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前拍攝的「戴」口罩的石獅子。新華社

這是2020年7月8日在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前拍攝的「戴」口罩的石獅子。新華社

我接觸過很多善良可親的「紐約客」,比如,不計酬勞為我安裝沙發的修理工威利斯,認得公寓樓裏每張住戶面孔並主動提醒大家收取快遞的前台值班員威爾莫思,為我減免醫藥費並耐心向我解釋病情的馬丁大夫……

很多美國人也像他們一樣,包容、尊重他人,樂於助人。他們並不敵視中國和中國人,很多人還得益於經濟全球化和中美關係、中美貿易的發展,他們關心的是過上更好的日子和實現自我價值,對一些美方政客鼓吹的「新冷戰」毫不感冒。

這屆美國政府一直鼓吹所謂「美國優先」政策,號稱要讓美國「重新偉大」。然而,當美國一次次背棄多邊主義的時候,一次次從國際責任和義務抽身的時候,一次次大搞意識形態對抗的時候,一次次將國內問題「甩鍋」國外的時候,所謂的「美國優先」之路只會越走越窄,所謂的「偉大」只會變得越來越小。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之袁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