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霍啟剛:我們是香港青年 更是中國青年

2020-09-04

【文匯網訊】「新一屆全國青聯委員1375名,港區委員就有94名,以一個地區而言這個比例不小。這反映了中央對香港青年工作非常重視,也非常期待。」當選十三屆全國青聯副主席的霍啟剛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能從全國億萬青年中當選成為一千多名委員中的一位,特別是成為港區94名委員的「召集人」,代表青年人發聲,深感「不光是榮譽,更是責任」。

身為香港特區政府青年發展委員會委員的霍啟剛,多年來一直活躍在青年工作第一線,如今,他對青年工作有了更多思考。「我們是香港青年,更是中國青年。」他希望港區全國青聯委員能提高站位,多聆聽青年心聲,回應青年關切,進一步促進兩地青年的溝通理解,帶動香港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多聆聽青年的聲音 發揮橋樑作用

「過去一年以來香港經歷了太多。」霍啟剛坦言,在香港成長生活了這麼多年,從來沒見過如此的社會動盪,疫情又席捲全世界,香港經濟民生滑入低谷,而社會撕裂似乎仍在加劇,部分香港青年人亦牽涉其中,因此受到批評。

「指責、譴責青年人很簡單,但那樣只會加劇對立,卻不會對未來的工作有幫助。」霍啟剛認為,當下做青年工作,必須想辦法搭建良好的溝通平台,首先要了解青年人,才能提供適切的幫助。

霍啟剛告訴記者,在新一屆94位港區青聯委員中,有60位是新面孔。與過去不少委員多為商界精英不同,新委員們來自多個界別和階層,有教育、科技、醫療、互聯網等,覆蓋面更廣。

霍啟剛說,「青年」兩個字比較寬泛,不同年齡階段、不同階層和背景的青年會遇到不同的問題,不能指望一個妙方解決所有問題。但是,可以發揮青聯委員的橋樑作用,「通過他們更多地聆聽青年人的聲音,特別是過去接觸不到的聲音」,更深入地了解他們的心聲和訴求。

比如,疫情之下,香港的就業形勢非常嚴峻。前幾天他了解到,一位年輕人投了70封求職信,無一回復。就業如此,加上「老大難」的住房問題,香港青年對未來沒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這也是問題的核心所在。

「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都必須關注民生問題,尤其是青年未來規劃的問題。」霍啟剛說,「不一定都能解決問題,但起碼讓青年人知道,有人傾聽他們的困擾,願意幫助他們,這很重要。」

霍啟剛討論東京奧運會。中新社

霍啟剛討論東京奧運會。中新社

「精準交流」 對症施策 落在實處

在霍啟剛眼裏,香港和內地的青年各有優勢。香港青年在中西合璧的文化下學習成長,創造力強。內地青年成長、升學和工作往往都在不同地方,有機會接觸不同地域的文化,見識多視野寬,人脈也廣。

在參加全國青聯十三屆全委會時,霍啟剛注意到,全委會在對未來工作的要求和部署中,特別提及要提升香港和內地青年交流的質量。這讓霍啟剛很感慨。他說,未來的香港和內地交流活動不能只看參與人數,更要了解青年人的想法,了解他們「為什麼參加、對什麼有興趣、希望得到什麼」,實現「精準交流」,對症施策。

在霍啟剛看來,以往辦青年活動,往往比較單向,有點「家長式」,比如想解決就業問題就辦個「就業日」,「我們籌備安排,他們上門出席」。霍啟剛希望今後能改變這個模式,在籌劃階段就了解和納入青年人的想法和需求,「他們既是參與者也是持份者,會更有主動性和積極性」。

「我經常說,對於香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個重大機遇,給了香港年輕一代一個很好的參與內地發展的機會。」霍啟剛認為,這一機遇不可錯失,香港青年人務必認識到這一點。

另一方面,做青年工作不能停留在概念上,需要落到實處,回應關切,為青年人解決實際問題。霍啟剛舉例說,現在高鐵很方便,香港青年到大灣區的內地城市上班完全可行。但細想就會發現,來往兩地的交通費並不便宜,一個月下來也要好幾千港元。「能不能推出月票、月卡?讓他們以優惠價格享受交通福利,這會大大幫助他們減輕在大灣區上班或者居住的成本。」他建議。

霍啟剛說,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鼓勵先行先試,有些方面不妨大膽做一些嘗試,做好配套和銜接,為青年人解決後顧之憂,讓他們能真正投身到大灣區建設中,並從參與國家發展中切實獲益。

霍啟剛與文藝界進行交流,嘗試粵劇。

霍啟剛與文藝界進行交流,嘗試粵劇。

交流活動加入更多文化體育元素

霍啟剛深感要增進香港青年人對國家的了解和認同,離不開中華文化這一重要載體,他考慮未來在香港和內地青年的交流中加入更多的文化元素。

走馬觀花式的交流很難留下深刻印象,要深入研究和探討青年人喜愛的方式,以共同語言、共同興趣為出發點,量身定做更多他們喜愛的交流活動。霍啟剛認為,一群青年人以興趣為基礎、以文化為載體,依照興趣愛好組成不同組別開展交流、參與活動,自然會樂在其中。

體育更是如此。體育運動廣為青年人喜愛,在溝通人心、打破隔閡方面有着獨特作用。而霍家從祖輩開始就與體育結下了不解之緣,霍啟剛目前也擔任着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副會長。他透露,未來會更多地利用自己在這方面的資源優勢,搭建青年交往交流的橋樑,曾是著名運動員的妻子郭晶晶也給了他很多支持。「今後會策劃開展更多以不同體育項目為主的交流活動,不一定是精英運動員之間的交流,更多是大眾體育項目比如足球、籃球、網球等的愛好者之間的交流。」

為長遠計,霍啟剛也在考慮探索香港與內地合作交流的新模式。他告訴記者,香港長期苦於訓練場地小且少,而廣東是體育強省,體育資源雄厚,大灣區交通便利,訓練場地也十分充足,可以考慮將香港和大灣區其他城市的運動場地和場館做資源對接,比如周末的時候用作訓練營,也可以合作安排一些長期體育培訓計劃。

霍啟剛設想,今後大灣區城市可以合作舉辦大型國際體育賽事,借助香港的國際城市影響力和其他城市的人才場地食宿等優勢,「還可以舉辦一些跨市跨境運動,比如馬拉松、自行車運動」。要讓大灣區的概念落到實處,讓香港青年人切實感受到,「文化、體育交流也好,個人就業、創業也好,都可以分享到大灣區發展的紅利」。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之袁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