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即時新聞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國首次公佈社會治理評估框架


http://news.wenweipo.com   [2008-12-16]

【文匯專訊】中央編譯局12月15日正式對外公佈了「中國治理評估框架」。這是中國首次對評估社會治理狀況給出標準,該框架包括公民參與、人權與公民權、黨內民主、法治、合法性、社會公正、社會穩定、政務公開、行政效益、政府責任、公共服務和廉政12個領域。

 《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在12個緯度上,相應有不同的「重點觀測點」,即每個緯度下有更細緻的評估重點,12個領域共有116項評估重點。如在「公民參與」這一評估方面內,有11個評估參照點:選舉法規、直接選舉的範圍、競爭性選舉的程度、村民自治、居民自治、企業職工自治、重大決策的公眾聽證和協商、網絡民主的發展程度、社會組織或民間組織的狀況、社會組織的制度環境、社會組織對國家政治生活的影響。

 「無論在哪一個國家,在哪一種政治制度下,由哪一個政黨執政,執政當局都希望其治下的社會政治經濟生活更加安定有序,廣大公民對現實政治更加滿意,換言之,都希望有更好的治理。」中央編譯局比較政治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教授稱,治理問題是每個國家和政府都共同關注的問題。然而,如何評價一個國家的治理狀況,答案千差萬別。「中國治理評估框架」研究就是針對這些問題而開展的一項學術研究。圍繞治理評估,學術界、政府、公民個人,以及國際社會應該加強相互學習、借鑒和合作,共同推進治理與善治。

 聯合國開放計劃署國別主任南書畢說,「用中國自己研發的治理框架才能夠真正起到治理評估的作用,」「這樣的框架不僅能夠體現中國特色,還能夠形成中國自己的問責機制,而不是由外方對其治理進行評估。」

 俞可平強調指出,建構中國治理評估框架必須注意以下主要原則:第一,既立足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同時充分借鑒國際上的治理評估經驗。中國的治理評估框架,應當最大限度地反映中國的治理特色。同時也應當反映人類共同的規律和價值如民主、自由、穩定、公正、高效等。第二,應當緊緊圍繞黨和政府的大政方針,既突出政府治理的重點,又兼及治理的基本內容。第三,必須具有簡便性、實用性和操作性,數據材料容易獲得,評估活動也切實可行。第四,必須實現主觀與客觀、現狀與前景的有機結合。中國治理評估框架的重點領域,必須體現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部署,這些應該著重關注的領域包括:科學發展、政治文明、和諧社會、小康社會、新農村建設、服務型政府、創新型國家和生態文明等等。

 俞可平稱,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無論是人口、歷史、文化、政治制度等基本國情,都明顯不同於西方國家,中國的治理制度也別具特色。「下一步我們希望繼續能細化評估指標,並進行相應的試點測評。」俞可平稱,該研究小組如果得到相關部門的合作後,會進一步推進中國治理評估體系的實踐應用。

 在12個領域中,公民參與、人權與公民權、法治、政務公開等方面,與國際通行的治理評估指標相同。而黨內民主、社會穩定、廉政等屬於「中國特有」的評估內容。「在中國,黨內民主是社會民主等民主治理的樞紐。」中央編譯局比較政治與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何增科解釋,鑒於中國國情,包括廉政、生態文明等在內的這類評估重點成為中國治理評估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

 何增科指出,中國治理評估框架應當包括12個方面的基本內容:

 1、公民參與。公民參與是民主治理的基礎,公民參與程度愈高,民主治理的程度也就愈高。衡量中國公民參與狀況最重要的環節有兩個,即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

 2、人權與公民權。直接反映中國人權和公民權狀況的重要領域是:法律對公民權利的保護、公民權利的實現程度、婦女、兒童、貧困居民等弱勢群體的權利保護、對少數派和不同意見者的保護和寬容、公民和官員的人權意識、公民合法的遊行示威、公民的自我保護能力、公民的維權,以及對公民的法律救助等。

 3、黨內民主。決定黨內民主的主要變量有:黨內選舉、決策和監督法規、各級黨委領導人的產生方式、黨委推薦和任用幹部的民主程度、黨代會的作用、黨委的決策和議事程序、黨內的權力監督、黨務公開的程度、黨代表的直接選舉,以及共產黨與其他民主黨派的政治協商情況。

 4、法治。法治與民主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互不可分;法治也是民主治理的基礎,沒有法治就沒有善治。

 5、合法性。合法性即政府權威和政治秩序自覺被公民認可和接受的程度。它既是政府治理的民意基礎,也是民主治理的直接後果。

 6、社會公正。社會公正是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尺度,是社會主義制度的首要價值。社會公正不只是合理的財富分配,還包括機會的均等,其內容涉及到政治、社會、文化、教育、司法等各個方面。

 7、社會穩定。安定的社會秩序和穩定的政治局面,直接關係到公民的生活和社會的發展,是民主治理的基本目標之一。中國是一個正處於重大轉型中的發展中國家,在社會穩定方面面臨著嚴重的挑戰,維護社會穩定是中國政府的核心價值之一。

 8、政務公開。政治透明既直接關係到民主選舉和民主決策,也直接關係到政府官員的廉潔和政治腐敗的狀況,對民主治理極其重要。

 9、行政效益。行政效益包括行政效率和行政效能兩個方面,它直接體現著政府的治理績效。

 10、政府責任。政府責任是政府機關對公民必須履行的法定職責,它包括政府依法主動盡職和及時對公民的請求做出負責的反應。

 11、公共服務。現代民主治理的一個重要趨勢,就是不斷從管制政府走向服務政府。

 12、廉潔。腐敗不僅大大增加交易成本,而且嚴重損害政府的公信力,遏制嚴重的腐敗是中國政府最緊迫的任務之一。

 在介紹中國治理評估框架主要內容之後,何增科受權正式發佈了該框架成果。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從整體上看,「中國治理評估框架」比較完善,具有首創價值。這一框架既立足於中國30年來經濟社會和政治發展的實際,也充分吸收了國際其他國家的有益研究成果,對重點領域的關注,以及12個方面衡量標準的建構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與會專家和學者希望這一框架能夠對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實踐發揮實質性的影響。

  相關「即時中國」新聞
向黨旗國旗擲油漆雞蛋 重慶兩男子被拘    [16日 16:22]
社科院藍皮書:09年失業率或接近10%    [16日 14:42]
內蒙一警遭劫 其女友被姦5次    [16日 13:37]
中美舉行第六次戰略對話    [16日 13:12]
「改革院長」貪450萬判無期    [16日 13:11]
薄熙來批示:男子污損黨旗、國旗、軍旗被拘    [16日 12:23]
廣州的哥欲「集體飲茶」 交通部稱一切正常    [16日 11:54]
上海口岸多種商品進出口急降    [16日 11:34]
陝西打工妹討薪 與女副局長發短信互罵組圖    [16日 11:24]
中印舉行防務安全磋商    [16日 11:16]
《網絡報》記者失蹤 被河北一公安局刑拘    [16日 09:30]
央企前11月利潤同比減26%    [16日 09:19]
消息人士稱中國正考慮向索馬裡派艦隊    [16日 09:17]
中國首次公佈社會治理評估框架    [16日 09:14]
咯咯噠生產廠家17日恢復鮮蛋出口    [15日 22:32]
國資委駁斥央企高管「天價」薪酬說法    [15日 21:51]
中國將現大範圍雨雪降溫天氣    [15日 21:14]
2008,中國富豪形象集體崩潰    [15日 20:49]
北京記者入山西採訪 被五人強行帶走    [15日 20:35]
上海外貿形勢嚴峻 海關推新措助企業度難關    [15日 20:3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即時新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