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紅旗歌手」眼中的紅歌
----劉媛媛:紅歌要唱到大家心裡去
「主旋律歌曲並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要符合人們的審美愛好,形式處理上需要新穎多樣,感情更是必須真實流露」
初聞「紅旗歌手」,劉媛媛一愣,「我不是有名字嗎?為什麼要這麼叫我?」後來別人解釋說,「因為你唱的《五星紅旗》特別好聽。」劉媛媛方才釋然。
《五星紅旗》是苗族歌唱家劉媛媛的成名之作。新中國成立50周年時,這首歌曲紅遍了大江南北。那一年,劉媛媛只有20歲出頭;十年後,劉媛媛與功夫巨星成龍攜歌曲《國家》亮相國慶60周年大型焰火晚會,這首歌也隨即被口口相傳。今年4月8日,劉媛媛再和成龍推出建黨九十周年獻禮歌曲《民生》。據媒體報道,《民生》被許多年輕人認為是最好聽的一首主旋律歌曲。
如今,人們對「紅旗歌手」劉媛媛的定位有句更準確的描述:「中國新時代主旋律歌唱家的代表」。
----「紅歌要符合群眾的審美愛好」
十多年前,劉媛媛的成功曾讓海內外許多唱片公司大為驚訝:一位主旋律歌手何以比「用金錢包裝」的流行明星更受歡迎?後來,劉媛媛自己道出緣由:初出茅廬的她放棄了以往主旋律歌曲的單一唱法,而是融合了美聲、通俗、民族唱法於一體,加上對歌曲內涵的用心詮釋,令聽眾耳目一新,也為聲樂界注入了一道新風。
外界把她的唱法概括為「美通唱法」(美聲、通俗相結合)。這種演繹方式,亦是新歌《國家》和《民生》的共通之處。
《國際先驅導報》:你怎麼想到用這種唱法來表達「紅歌」的?
劉媛媛:我最早是學美聲的,當時剛上中央民族大學音樂系,我被老師定腔為「女中音」,可是培養了沒多久老師們又覺得我應該是「標準的次女高音」,於是改了新的練歌方式。但是到大三,我又被音樂教研室主任正式通知,以後改練「女高音」。四年學習中三改唱腔,從戲曲到歌劇,從通俗到民族,我學習演唱了多種不同類別的歌曲,擁有了多種唱腔的功底。
我平時是很喜歡通俗歌曲的,回到宿舍就聽各種流行歌。我和父母都很喜歡鄧麗君的歌,她唱歌像說話一樣,像溪水一樣輕輕流到你的心裡,在聲音、情感的處理上特別細膩,我有意無意就在吸取她的一些很好方式。後來,我還常聽席琳•迪翁的歌,還有一些老歌,比如《燭光裡的媽媽》。
後來唱《五星紅旗》的時候,專家就說,這個劉媛媛是「三合一」的聲音。
Q:那你也可以跳出「主旋律歌手」,唱一些流行歌曲?
A:我一度也覺得唱紅歌很有局限性:我是不是只能唱這些歌?後來有老師就跟我說:關鍵是得有特色,能把這些紅歌唱到大家心裡去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新的時代會有新的主流歌曲的唱法。老師的話讓我琢磨了很久。其實《五星紅旗》到《國家》之間經歷了好幾年,好像中間是一個空白,我也唱過不少歌,例如《鮮花陪伴你》等一些偏通俗的歌曲。但相比而言,《國家》這首歌是《五星紅旗》之後,我最深入人心的代表作了。
Q:你現在如何去駕馭一首主旋律歌曲?
A:主旋律應該是社會的主流文化,主旋律歌曲並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要符合群眾的審美愛好,形式處理上需要新穎多樣,感情更是必須真實流露,包括音色也要平易近人。唱《國家》時,我是如此;唱《民生》時,我在唱法上更加深了這種感覺,因為《民生》更需要用貼近大眾的聲音去演唱,我也力求能做到這點。用最自然的聲區,用最自然的聲音唱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