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從網絡「拍磚」走向「面對面」問政
眼下,像「拇指妹」一樣具有權利意識和參與意識的新生代青年不斷湧現。反對地鐵翻修方案的「舉牌哥」陳逸華,呼籲市民停止食用鯊魚的「鯊魚妹」鄧茜元……他們從網絡「灌水拍磚」走向現實生活,以標新立異的行為藝術,吸引了公眾對公共事務及社會事業關切的目光。
「很多人問我做這些事的動力是什麼,其實我很想反問一句為什麼不去做呢?」已在一家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找到工作的區佳陽說,大學期間她就對舊城保護、維護婦女權益、留守兒童等社會問題一直比較關注。
專家認為,「拇指妹」等新生代青年對公共事務的關心,對社會建設發展及推動政府信息公開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也成為公共政策制定吸納民意的新渠道。
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郭巍青說,這些新生代發起的公益性倡導活動,形成了廣而告之的「附議」,「一個人的意見不一定會被採納,但當發起人發出倡議、轉發人以各自的方式附議,就意味著這些意見要提上議事日程,進入討論階段」。
同時,對於廣州市建委主動約談「拇指妹」的做法,專家建議,要切實解答民眾的疑惑,不能只滿足於個案式的答疑解惑,更要形成和完善長效機制。
「這些年輕的聲音,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網絡平台的表達與傳播。這對社會管理創新中的加強公眾參與、公民表達、公共意見整合,以及拓展和暢通政府吸納民意的渠道與方式,帶來了新啟發與新課題。」郭巍青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