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漫畫
慈善·聲音
劉佑平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信息部副主任
問責風暴宣洩情緒後促進反思
郭美美等事件產生的問責風暴對整個公益界的影響,從短期來看是一種陣痛,但從長遠角度說,更像是一次公益界的洗禮。
從短期來看,媒介將公益組織的缺陷放大,大眾對這些組織罵聲一片,隨之而來的是拒絕捐款等行為,公益組織與整個行業相關聯,一個組織出了問題,大眾對公益行業的信任度降低,影響了捐贈的積極性,出現了血荒、捐款量降低,最後受影響最大的實際上還是受助群體。
從長遠來看,問責風暴的前期是大眾的一種情緒宣洩,到後期就會促進整個行業的反思,促使社會組織及政府的信息更公開透明。
至於時間長短要看政府及公益組織應對事件的效率,如果政府已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有改變的措施和理性的反思,整個事件會發展成很好的良性循環。事實上,現在已經出現了谷底回升的信號。
王振耀北京師範大學公益研究院院長、原民政部慈善司司長
影響捐贈熱情促進基金會透明
這次問責風暴直接影響了公眾對公募基金會的捐贈熱情,但同時也促進了基金會捐贈方式從傳統的動員向現代慈善捐贈方式轉型。
現在捐贈者的主體地位突顯出來,公眾開始有意識有選擇地進行理性捐贈。這就迫使一些基金會迅速地成熟,對自身有清晰的定位,系統化其項目設計,規範其公開透明的運行機制,帶頭呼籲政策調整,滿足公眾對基金會的信任標準。
深圳人均捐贈「最慷慨」
首屆「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在安徽蕪湖發佈。公佈的指數結果顯示,在調查的50多個城市中,深圳的慈善綜合指數最高,上海、北京和無錫緊隨其後。
從捐贈規模來看,上海市各部門接收的社會捐贈總量最大,超過54億元,北京、深圳、無錫、成都、大連5個城市的捐贈收入也超過10億元。其中,人均捐贈額最高的是深圳,達到393.66元,成為當之無愧的「慷慨城市」。
民政部社會福利與慈善事業促進司副司長徐建中表示,這個指數是相對科學的,下一步民政部將以「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為基礎,研究制訂評選表彰慈善城市的管理辦法,並隨著實踐的發展,進行修訂和完善。
名詞解釋·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
「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是由民政部主管的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組織研發的一套對城市慈善事業發展水平進行綜合監測和科學評價的指標體系,被形象地稱為「城市愛心GDP」。該指標體系以慈善理論為基礎,按照規模、結構、貢獻、可持續性4項維度,從社會捐贈、慈善組織、慈善項目、志願服務、政府支持、慈善文化6個方面共30個指標,對各城市公益慈善事業發展狀況進行綜合考量。「首屆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2011)」涵蓋了我國53個城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反映其在2008至2009年間公益慈善事業發展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