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人民日報》2011年09月02日04版刊載作者張保振題為「做事的風格」一文,文章稱生活中,常見到有這些現象:
有人做事如小河流水嘩啦啦:事不大,動靜大;有人做事如大海流水靜悄悄:事不小,動靜小。
有人做事如夏天的知了:無論何時,都在高處喊;有人做事如地上的螞蟻:無論何時,都是在低處行。
有人做事如下棋攻壘:無論何種攻法,都順棋道,炮跳飛;有人做事如下樓趕會:無論上電梯,或是走樓梯,都是隨著興趣走,憑著感覺行,無章法,無定規。
現象不同,做法迥異,但都透出了做事的風格。
做事的風格,實是做人的表現。風格,簡言之,就是「風度+格調」。一個人的風度,離不開其言談、舉止。從某種意義上講,人的言談,是其思想的外現;舉止,是其品質的外顯。而一個人的格調,離不開其儀態、姿態。儀態,往往透出人的內在修養;姿態,常常能顯出人的內心修行。風格是「裝」不出來的。即便能裝,也是裝一時、一事可以,要長久裝、事事裝,則不可能。畢竟,套上去的外衣總有脫下的時候,化妝後的臉龐總有卸妝的時刻。偽裝,永遠難以持久。
做事的風格,體現思想的追求。事,都是人做的。人,離不開思想的支配。人做什麼事、怎麼做事、把事做到什麼程度,都有個選擇問題。選擇,是人的主動性所在。這個主動性,或是義為之,或是利為之,或是義、利兼而為之。義,是一種信仰;利,是一種利益。義與利,看似不搭界,實是一輛車。義,也是一種利。只不過,這種利的範圍更大些、更深些,是「大我」中有「小我」,「小我」決不能游離於「大我」之外。有了這種義利觀,或者說是價值觀,做事,才不至於雷聲大,雨點小;處事,才不至於過了今天,不講明天;幹事,才不至於摻雜使假,坑人害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