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中國無人機遠程偵察重大突破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9-10]    我要評論
         

北航無人機所型號研製人員在工作。

【文匯網訊】據中國教育報報道,科學的事業和革命事業一樣,都是要在險處為人民謀福祉,要在默默無聞的犧牲中求得勝利,要在偉大的事業和人民的擁戴中感受幸福。——北航無人機所共產黨員

進入21世紀,讓飛機在天空自由翱翔,有如無聲的士兵不分晝夜地在萬里之遙源源不斷地傳回信息,是人類的新夢想。

這個夢,對很多普通人來說遙遠而神秘,而在北航無人機所,一群天空的熱愛者心懷對飛翔理想的執著、對航空事業的情懷,歷經7年日夜付出,終於把這個夢想變成了現實——

國家重點型號「長鷹」長航時無人機研製成功,使我國無人機實現了由近中程、短航時,向遠程、長航時的歷史性跨越。

在這個「英雄」團隊中,有一群人是「排頭兵」,他們叫共產黨員;有一個組織是主心骨,她就是無人機所黨總支。

服務國家,到險處看風景

「你還得搞型號。」2000年,校領導找到向錦武,請他擔任「長鷹」型號總設計師。

型號工程研製,向錦武再熟悉不過。當時,年僅36歲的他已是北航飛行器設計學科的學術帶頭人,先後擔任飛行器設計與應用力學系副主任、飛行設計研究所所長,在學術領域前途無量。

「又要搞型號?」向錦武十分明白這對於高校教師來說意味著怎樣的犧牲:要中斷正常的學術研究和教學,將有很長一段時間難於繼續發表論文;需要到試飛基地常年開展試驗試飛工作。

要知道,在一個型號的研製中默默無聞耗盡畢生精力,最終在學術上也難有成就的事例並不鮮見。

然而,向錦武對我國長航時無人機研製的緊迫背景也很清楚:長航時無人機被譽為「大氣層內的人造衛星」,帶來了當代戰爭模式的深刻變革。

為了更好地保家衛國,我國無人機必須要實現從中近程,到遠程、長航時的跨越。研製中國長航時無人機「長鷹」這一歷史重任,交到了北航無人機所手中。

歷史將垂青勇敢而有責任感的人,正是因為這份使命感,向錦武選擇了重新回到型號研製前線。

由於研製難度高、工作量大,急需相關領域的高端人才,招賢納士成為無人機所黨總支接到型號任務後的第一要務。

在黨總支的努力下,更多學術與技術骨幹走進了這份艱辛卻偉大的事業。

郭宏,現任無人機所副所長,10年前,他是北航最年輕的教授、電氣專業學科負責人。他服從組織安排,出任型號研製的總質量師。

「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個費力不討好的活兒。」郭宏說,「但是,學以致用的理想讓我選擇了型號研製。」

2000年,年輕黨員王英勳剛剛出色地完成了一個型號研製工作,有人推薦他到某公司接替即將退休的總工程師,年薪翻好幾番,分配兩居室的房子,這在當時是個很大的誘惑。

但在黨總支的動員下,他放棄了公司的邀請,出任了型號研製的副總設計師。

一天,聽說南航無人機所搞控制的博士後王宏倫要出站,時任無人機所黨總支書記的馬軍連夜飛到南京,說服他加入北航無人機團隊。

直到現在,南航人看到北航人還開玩笑說:「挖人都挖到我們門口來啦,而且是半夜就把人挖走了。」

在黨總支的努力下,120餘位不同領域的優秀人才,從祖國四面八方走進了「長鷹」型號研製團隊。

無人機團隊長期實行「611」工作制,一周工作6天,一天工作11小時,如果到了外場,連週日都不能休息了。

外場的生活條件艱苦:在位於荒郊野嶺的戰備機場,冬天沒有暖氣,夏天沒有空調,3人擠一個宿舍。因地處礦區,水的鹼性較大,無法飲用。

女同志更加艱苦,半個月才能洗一次澡,機場跑道邊沒有廁所,為了不耽誤工作,大家乾脆不喝水。

生活上的苦還在其次。無預研、無樣機、無參考資料是「長鷹」研製面臨的真正難題。

高難度不僅意味著需要艱苦的付出,還意味著精神上的巨大壓力。攻關時的煎熬、試飛前的緊張更是一路伴隨著型號研製人員,失眠幾乎成為職業病。

面對艱難險阻,「到險處看風景,在屏息間練能力,體會與祖國共呼吸的成就」,成為無人機所團隊的精神追求。



123下一頁

      責任編輯:葉蓁
俄媒:中國5年推25款先進無人機      [2011-09-04]
美擬向韓售「全球鷹」無人機      [2011-09-02]
中國無人機F50首次亮相美國      [2011-08-19]
日擬獨自研無人機 或用於軍事      [2011-08-18]
美刊:無人機不全是「殺人機」      [2011-08-13]
航母今或試飛艦載機 未來或配無人機      [2011-08-13]
美刊:華研超音速無人機配殲20      [2011-08-09]
伊朗擊落一架美國無人機      [2011-07-20]
美媒:中國又曝一款海軍無人機      [2011-07-19]
中國無人機:俄讚歎 美日忐忑      [201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