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諸多大國為什麼選擇航母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9-17]    我要評論

換一任領導就換一種思路,同一領導的想法還老變,蘇聯的航母發展之路極其曲折

比起美國,蘇聯的航空母艦發展之路更為艱難曲折。

蘇聯政府及軍方高層對於是否建造航母,長期爭論不休,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個別決策者對航母的認識搖擺不定。

十月革命後不久,蘇聯海軍曾計劃將未完工的「伊茲馬伊爾」號戰列艦,改裝成能搭載40∼50架艦載機的航空母艦。後來,蘇聯政府正式決定於第三個五年計劃時期建造一艘航母,但很快這一項目就被取消。

1938年之後,當時的蘇聯最高領導人斯大林提出:要在幾年內建造4艘航空母艦,並在1942年∼1943年間建造出第一艘,甚至設計圖紙都已基本繪製完成。但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和衛國戰爭,使得這一計劃再次付之東流。

二戰時期,蘇聯曾俘獲德軍一艘未完成的航母「格拉夫·齊柏林」號,後來卻下令將它作為靶艦。二戰後,斯大林關於發展航母的思想繼續變化著。他先提出到1956年,蘇聯海軍要建成12艘航空母艦。根據斯大林的提議,蘇聯海軍制定了一個計劃:在1945年∼1955年的10年內,建造4艘大型航空母艦和4艘輕型航空母艦。

然而,斯大林很快又否定了這項計劃,並指出:蘇聯海軍重點實施近海防禦戰略,其主要任務是抵禦西方從海上進攻蘇聯本土,支援陸軍作戰,破壞敵人海上交通線。因此要重點發展水面艦艇和潛艇,而不是航空母艦。但沒過多久,斯大林又同意建造兩艘小型航空母艦。於是,時任蘇聯海軍總司令的庫茲涅佐夫急不可耐地對外宣佈:航空母艦很快將動工興建。

可惜,斯大林突然去世,而上台的是信奉導彈至上論的赫魯曉夫,建造航母計劃再次被打入「冷宮」。

赫魯曉夫認為:航空母艦如同「海上活棺材」,完全是「海上移動靶子」,在核時代海軍將無所作為,從而下令退役和銷毀大批已建和正在建造的大型水面戰艦。

結果,堅持發展航母的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被免職,大筆用於建造航母的經費被挪至發展彈道導彈、核潛艇和遠程轟炸機上。

直到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之後,蘇聯高層才深刻認識到,航母對於保護遠洋海上航線,以及探測和打擊處於遠海的美國戰略核潛艇的能力。

1964年,赫魯曉夫的繼任者勃列日涅夫上台,他提出有別於赫魯曉夫的戰略:既要準備打核戰爭又要準備打常規戰爭,並決定,在優先發展核武器的同時,把發展海軍放在突出位置。

自此,蘇聯海軍才開始「名正言順」地走上建造航母之路。1967年,蘇軍第一代直升機母艦首制艦「莫斯科」號在黑海艦隊列裝。1970年,第二代航空母艦「基輔」級航母開工建造。1983年,第三代航母第一艘「第比利斯」號開始鋪設龍骨。到1991年年底,蘇聯海軍先後共建造過9艘航空母艦。

然而,蘇聯的解體,使得多數航母命運淒慘:或提前退役,或轉賣他鄉,或拆毀賤賣。而繼承蘇聯主要海軍力量的俄羅斯海軍後來僅保留了一艘採用常規動力的「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並將其配屬在北方艦隊。

冷戰後的俄羅斯經濟實力急劇下滑,軍費大量被削減,因此俄海軍不得不從全球收縮。此後,俄海軍不僅未能再建新航母,甚至其僅存的一艘排水量6萬噸左右的「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也經常臥港休息。

不過,這些年俄羅斯經濟有所復甦,軍費也有所增加,加之普京和梅德韋傑夫格外重視海軍,使得俄海軍建造航母的熱情再度高漲。俄羅斯海軍司令弗拉基米爾·維索茨基曾多次信誓旦旦表示:下一步,俄海軍將設計和建造6艘滿載排水量5萬∼6萬噸的核動力航母,並在該級航母上裝設蒸汽彈射器。

英國發展航母力不從心的窘態盡顯

大英帝國海軍曾獲得世界第一海軍的桂冠,其航空母艦數量也曾全球第二。不過,二戰之後,英國航母風光不再,雖有重振之心,卻常感心有餘而力不足。

1940年11月11日,英國「光輝」號航母及「劍魚」式艦載機對意大利塔蘭托港內艦船進行襲擊,意海軍1艘戰列艦被擊沉、兩艘戰列艦遭重創、多艘巡洋艦和驅逐艦被擊傷,而英軍僅損失兩架艦載機。英國航母及艦載機首創的夜襲戰法,後來被日本航母及艦載機充分借鑒與採納。1941年,英國航母及其艦載機頻頻顯示威力,在圍殲德國最大戰列艦「俾斯麥」號的戰鬥中,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

戰後,英國海軍日漸式微,其航母數量和噸位每況愈下,但英國依然對航母及艦載機技術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光學助降裝置的發明與運用,斜角飛行甲板的提出與使用,蒸汽彈射器的發明與使用,升降裝置的優化設計與安裝,垂直/短距起降飛機的搭載與運用……這些都凸顯了英國人對世界航母及艦載機的獨特貢獻。

但是,如此眾多的世界第一,並沒有給英國海軍留下多少耀眼的「光環」。二戰結束時,英國海軍雖然還擁有52艘航母,在船台上也停放著待建的15艘航母,但很快便因國力衰弱,經費拮据,而被迫出售或拆毀了大量航母,就連許多即將完工的航母也停工下馬。20世紀60年代中期,是英國航母發展的低迷期。l966年2月,英國國防大臣宣佈了一項驚人決定:英國海軍要將全部航母退役。果真如此,英國海軍就將淪為與航母無緣的地區性海軍。

所幸的是,三個重要原因挽救了英國航母:第一,蘇聯咄咄逼人的海上進攻態勢,尤其是蘇聯海軍各類核潛艇數量激增,以及對北約所產生的水下戰略威懾加大,使得英國急需建造與發展一種能搭載批量反潛直升機的母艦,以大幅提高其搜尋和打擊蘇聯水下戰略核潛艇的能力,於是英國政府批准建造直升機反潛巡洋艦。

第二,幾乎同時,技術基礎雄厚的英國宇航公司為皇家空軍研製了一款「鷂」式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而皇家海軍認為此款戰鬥機稍加修改,即可搭載於直升機母艦,使其作戰能力倍增。

第三,蘇聯海軍此時也開始在「基輔」號航空母艦上嘗試使用雅克-38「鐵匠」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英國皇家海軍認為,一旦蘇聯海軍在此領域實現突破,掌握了這種能在中型航母上垂直/短距起降的固定翼戰鬥機,而英國皇家海軍沒有,那麼屆時英國在軍事領域就將陷入被動。

基於上述原因,1975年5月,英國正式批准研製「海鷂」式艦載機。兩年後,英國「無敵」號航母下水。到1985年11月,「無敵」級三艘航母均加入英國皇家海軍現役。

應該說,在一段時間內,3艘「無敵」級航母為英國皇家海軍帶來了自豪與信心,但很快因其艦上的「海鷂」與「鷂」式飛機作戰性能的局限(載油、載彈量太小,作戰半徑過短),特別是隨著時間推移,「無敵」級航母艦齡較老、性能低下等問題暴露得更為明顯。如今,英國海軍只有一艘航母勉強維持在役,而且其艦上已沒有固定翼艦載機可以搭載,這種狀況實在難以應對海上安全形勢的需要和北約的要求。

為了扭轉這種頹勢,真正滿足21世紀海戰的需求,英國皇家海軍於2003年委託有關公司開始設計建造新一代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且建造數量定為兩艘,分別為「伊麗莎白女王」號和「威爾士親王」號。

可惜的是,由於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英國軍費變得捉襟見肘,海軍難以支付兩艘「伊」級航母幾十億英鎊的巨額費用,只好被迫將第二艘「威爾士親王」號航母出售,或改作他用,最終只能留一艘該級航母,從而再次顯現英國皇家海軍在航母發展上「有心無力」的窘態。

不僅如此,航母上原先確定用的F-35B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因單價太貴,英國海軍也決定採用單價較為便宜的F-35C固定翼戰鬥機。同時還將考慮在航母甲板上「開膛破肚」,安裝蒸汽彈射器,以使「伊」號航母更趨向常規標準航母。

由此看來,英國海軍在2012年之後的一段時間內,恐怕將僅剩一艘航母,而且會在很長時間內沒有艦載機搭載。但不管怎麼說,英國皇家海軍好賴還算有一艘大型航母,而且艦上使用了相當多的高新技術。



上一頁123下一頁

      責任編輯:張斐
外媒:韓擬購美無人機監視朝鮮      [2011-09-16]
印猜中國航母2017年可作戰      [2011-09-15]
日本明年開建2.4萬噸級航母      [2011-09-15]
印軍猜中國航母2017年可作戰      [2011-09-14]
美稱航母強大不怕中國剋星武器      [2011-09-13]
日本明年開建2.4萬噸航母      [2011-09-11]
對中國航母認識的四大誤區      [2011-09-07]
外媒:運七改裝後或裝備航母      [2011-09-07]
中國記者近距離探秘美軍核航母      [2011-09-06]
美軍破例 中國記者登美航母      [2011-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