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人民日報報道,互不信任增加了社會運行的成本,也讓人的情緒變得負面。一方面對陌生人處處提防,另一方面抱怨「人性冷漠」;一方面指責他人「麻木不仁」,另一方面又提醒親人朋友遇事少「出頭」。這種糾結提示,從傳統的熟人社會向陌生人社會轉型,必須處理好重構社會信任這一課題。
老人摔倒沒人扶——最近,各地頻頻出現的這類事件讓人普遍感到心痛又困惑:人與人之間怎麼可以如此冷漠?
冷漠不是偶然的。稍加留意,多數人會發現,我們早已習慣用戒備的眼神、懷疑的心態來對待陌生人。
幼兒園裡教育孩子:「不吃陌生人的糖果」、「不給陌生人開門」;在家中叮囑老人:「陌生的電話號碼不接」、「買東西不聽陌生人的推薦」;銀行門口擺放著提示牌:「不給陌生賬戶打款」;社區警務站貼著海報:「陌生人搭訕輕易別理睬」……
到2010年底,全國常住人口超過500萬的城市已有20多個,其中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的人口已達2000多萬。社會學家說,中國已進入「陌生人社會」。美國知名學者弗裡德曼有一段關於「陌生人社會」的經典描述:「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護我們,如警察;陌生人也威脅我們,如罪犯。陌生人教育我們的孩子,建築我們的房子,用我們的錢投資……」
從過去的「熟人社會」走向「陌生人社會」,首先是一種進步。這意味著經濟規模擴大、人員流動性增強、公共服務的社會化程度提高。但是,剛剛離開「雞犬相聞」的村落、單位不再「辦社會」,難免要面對種種不適應。首當其衝的就是:該如何和陌生人相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