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多次塌陷?如何避免?
【回應】經驗缺乏和施工管理不到位是事故主因,將強化規範施工
自去年11月起,大連在建地鐵多次發生地面塌陷,引起公眾關注。
「去年11月15日的塌陷事故,完全是人為事故。」大連地鐵工程指揮部質量安全部部長閻永鵬介紹,去年11月2日,地鐵施工單位施工中,上台階掌子面拱頂出現一內徑約2.5米的枯井洞,施工單位當即通報地面上的汽車銷售部負責人,同時設置警示圍欄禁止停車。事故發生時,警示圍欄被汽車銷售部私自挪移並停放了車輛。
閻永鵬介紹,去年11月22日的塌方經調查發現,施工掌子面前方有三條自來水管線,管線滲漏在粉質粘土層中形成水囊,施工時水囊遭受外力後破裂引發事故;今年3月10日塌方原因是上世紀50年代改建的污水暗渠發生斷裂,在暗渠箱涵底部形成水囊,囊體積水滲漏形成空洞造成塌陷;3月16日、6月9日、8月29日的塌陷,都是因為地下管線斷裂發生滲漏引起的。
「頻發的塌陷事故中,經驗缺乏和施工管理不到位是事故主因。」大連地鐵工程指揮部副總指揮、新聞發言人彭非說,國內現有25個城市同時在建地鐵,能承擔地鐵施工且具有資質的單位不多,這些單位憑資質在不同城市獲得多個標段,將原有的地鐵施工管理人員拆分,組成眾多的項目部,新組建的一些項目部缺少地鐵施工經驗,導致很多本應避免的事故發生了。
刁日明說,結合事故原因,針對大連地鐵沿線複雜的地質條件和地下管線老化的情況,專家已制定了因地制宜的施工方案,尤其是對四大類地質條件,採用不同的工藝技術,防範風險。同時,在施工環節,強調規範施工,加強現場管理和施工監測,力爭每一個環節都不發生紕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