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新華網報道,千年流淌的古老弱水河,在這個秋天的夜晚,目睹了中國人飛天夢想的又一次勇敢起航,見證了中華民族航天史上的又一次壯美騰飛。
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天宮一號成功發射,浩瀚太空迎來第一座「中國宮」。
同樣的點火,不一樣的期待
繁星閃爍,夜幕籠罩了茫茫大漠。
東經100度、北緯40度處的巴丹吉林沙漠邊緣,空曠的酒泉衛星發射場上,108盞聚光燈齊刷刷打開,亮如白晝。
一枚乳白色的長征火箭,穩穩托舉著中國自主研製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靜靜地依偎在高聳的發射塔架上,箭指蒼穹。
漠風輕拂,零號指揮員王軍剛剛下達的「40分鐘準備」的口令,在發射場區上空迴響。
30度、90度、180度……隨著環抱火箭的第3組回轉平台的緩緩旋轉。自9天前轉運到發射塔區後,天宮一號和長征二號FT1運載火箭的組合體第一次完整亮相。
修長的箭體上,金黃「神箭」兩個大字清晰可見;包裹著天宮一號的整流罩上,一幅五星紅旗的圖案絢爛耀眼。
各種口令和報告聲此起彼伏。
雷達、光電望遠鏡、高速攝像機……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分佈在大漠中各點號的30多台廣測、遙測、雷測設備,一起對準了發射塔架方向。
東風、渭南、太原、青島……一個個地面航天測控站聞令而動。
布控在大洋上的遠望號遠洋測量船,巨大的雷達天線也已展開。
箭在弦上。
伴隨著「30分鐘準備」的口令,最後一批塔勤人員從塔架上撤離。
「15分鐘準備!」
「長征報告,運載火箭準備好!」長征,是火箭測試發射指揮員周曉明的代號。
「點火時間設置為21時16分00秒。」零號指揮員宣佈。
「長征報告,點火時間設置好!」——由天文臺授時、誤差在毫秒級的火箭點火時間,已經裝訂到火箭的飛行程序上,當到達這個時間時,火箭將自動點火起飛。
裝修一新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指控中心大屏幕上,清晰地實時顯示著各個畫面。
「3分鐘準備!」
「1分鐘準備!」
發射塔架擺桿緩緩擺開。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發射場一片寂靜。發射平台下方18米深的導流槽裡,湍急的水流從密佈槽壁的607個噴頭裡噴湧而出……
「……5、4、3、2、1。」
王軍面前,5個並排放置的話筒上分別標注著「廣播」「對上」「對下」「天地主」「天地備」——即使在發射前的最後一秒鐘,一旦出現意外情況,零號指揮員也有權中止發射。
「點火!」
點火按鈕操作手李建偉果斷地按下那顆大拇指大小的紅色按鈕——儘管是自動點火,但作為備份,操作手依然會按下點火按鈕,人工補發點火指令。
從神舟飛船的7次騰飛到天宮一號點火,這一幕,是如此的熟悉;這一幕,又是如此的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