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內地公車治理18年 超標仍嚴重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10-02]    我要評論

公車治理 , 難在哪裡 ?

專家分析,部分地方「特權意識」根深蒂固,違規使用公車成本過低,現有不少改革方案缺乏相應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等都是公車改革難以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

據國家發改委有關調研報告顯示,公車使用存在三個「三分之一」,即公用三分之一,領導及家屬私用三分之一,司機使用三分之一。

一些工薪階層人士表示,多年來幾乎每次公車改革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改革方案中對於違規單位和負責人懲罰措施過輕可能是重要原因。

一位北京市政府某職能部門的資深公車司機私下向記者坦言,領導用車對外都是以單位名義,即使監管也很難進行。

最近一份有關公車改革原因的分析報告顯示,公務車使用者代表了反對公車改革的主要利益方。該調查分析顯示,在財政資金使用缺乏監督和制約的情況下,若相應管理體制不改,公車改革很難有實質性突破。

有專家對記者表示,公車改革難以徹底進行的實質是,其改革損害了部分地方政府相關負責人的既得利益。這些公車本身的受益者同時又是公車改革的決策者,要他們來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很難真正實現「公平的比賽」。

甚至有部分地方在公車改革過程中「走了樣」,背離了改革初衷。最後的結果是將公車改革演變為變相提高地方領導收入的手段。前一段時間媒體曝光的「遼陽市弓長嶺區書記、區長一年享受8萬元車補待遇」等之類的怪現狀便是明證。

社會學專家郭簃認為,這樣的結果往往適得其反,會極大地挫傷公眾對地方政府的信任度,損傷地方政府的公信力。

葉青曾連續八年給全國兩會上書,要求進行「公車改革」,即革「政府官員配備的公務用車」的命。他對記者坦言,公車改革越來越難,因為很多地方制定政策的人,制定修改方案的人,就是「享受公車的人」。



上一頁123下一頁

      責任編輯:Faye Cheung
全國黨政機關違規公車逾17萬輛      [2011-09-24]
內地黨政機關違規公車逾17萬輛      [2011-09-23]
豫公車撞死女孩拖行婦女500米      [2011-08-13]
紅會:領導配2輛豪華公車符國標      [2011-08-09]
中央部門三公經費 公車費佔6成      [2011-08-01]
環保部:去年「三公」支出2604萬 近半用於公車消費      [2011-07-22]
內地一局長公車肇事致群體事件      [2011-07-10]
香港管公車:6千輛滿足17萬人      [2011-07-06]
中紀委:今年重點開展小金庫、公車專項治理      [2011-06-22]
中央要求各地100%登記公車      [201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