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天神擁吻 中國航天邁向空間站時代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11-03]    我要評論
       

這是天宮一號攝像頭拍攝的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對接鎖緊完成後的畫面。新華社發(視頻截圖)

【文匯網訊】據京華時報報道,2011年11月3日1時29分,神八與天宮一號首次「太空擁吻」。

正在國外訪問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發來賀電,祝賀我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圓滿成功。

吳邦國、溫家寶、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周永康等領導同志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與參試科研人員熱情握手,祝賀我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圓滿成功。

現場

8分鐘「牽手」到「擁吻」

>>第一幕

自主控制波瀾不驚

☆2日23時08分

經過了820個小時的漫長等待,天宮一號終於迎來它期盼已久的「戀人」。北京飛行控制中心大屏幕上,浩瀚天宇間,天宮與神八舒展藍色翅膀,遙遙相望。

「神舟八號遠距離導引正常完成,相對導航建立,轉入自主控制。」隨著口令,大廳裡上百台電腦高速運轉,接收、處理海量數據,瞬間得出結論:神八飛船已正常啟動自主控制允許指令,順利轉入尋的段,開始自主控制。

大屏幕上,天宮、神八一前一後,像兩個如約而來的戀人,開始尋找心上人所在的位置。

「飛船轉5公里保持!」

洪亮的調度聲依次在大廳響起,神八緩緩向天宮靠近,紅色的飛行軌跡像月老手中綿長的紅線牽引著它們。

「對接環推出開始!」

「飛船轉140米接近!」

「飛船對接準備完成!」

距離在一點點地拉近,風險在一步步加大。大屏幕上,神八對接機構緩緩推出。

此時,兩個飛行器位於中國西藏與尼泊爾邊界一帶。祖國就在腳下,朝思暮想的戀人就在眼前。

>>第二幕

交會對接平滑流暢

☆3日1時20分

神八飛船以每秒0.2米的柔和速度,直線前進……

「飛船轉30米接近!」

時間在一分一秒地滑過,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了。

3分鐘後,飛船貼近天宮。飛控大廳一片沉寂,等待著最後相聚時刻的來臨。

☆3日1時29分

「對接機構捕獲完成!」

此時,天宮、神八掠過青海一帶。神八對接機構上的3把捕獲鎖與天宮一號對接機構上的3個卡板器咬合後,實現對接機構捕獲,藍色的指令鏈穿梭在天地之間,猶如一顆顆激動的淚珠灑向天際。大屏幕上,兩個圓形的對接機構緩緩旋轉緊緊地扣在了一起。

此時,組合體正掠過甘肅、陝西上空。

「天宮一號、神舟八號對接機構鎖緊,轉組合體飛行,交會對接完成!」

大廳裡頓時響起熱烈的掌聲。

這是兩個久違戀人的深情擁吻,這一吻,吻出了一場太空之戀,開啟了中國載人航天又一歷史性的新紀元。從接觸到最後的鎖緊,它們用了8分鐘。

為了這8分鐘,參與交會對接任務的科研人員,夙興夜寐地奮鬥了5個年頭。

關注航天員

航天員將瞄靶對接天宮

神八與天宮一號成功無人對接,吹響了航天員進駐太空的號角。按計劃,明年載人飛船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時,將實施航天員手動交會對接,其成功則將意味,中國真正掌握了交會對接技術。

記者從中國航天員訓練中心獲悉,航天員目前已轉入交會對接任務訓練階段。與以往神舟飛行時的訓練相比,交會對接訓練的難度和複雜程度前所未有,對航天員考驗重大。

飛天交會 訓練三年

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黃偉芬介紹,圍繞交會對接任務的訓練,實際上從神七任務結束,約2009年6月,就已經開始。「但那時主要是共同訓練,比如基礎理論等。到明年航天員執行任務時,訓練將有3年左右的時間。」

黃偉芬說,航天員的選拔會非常科學嚴密,「乘組初選和定選時都有考核。訓練考評成立專項考評組,由訓練技術負責人、教員、工程研製部門專家、質量把關人員組成。我們要優中選優」。在執行任務前,飛行乘組要完成上千小時的針對性訓練。

為此,每名航天員正在地面進行正常模式和故障應急模式下的手控操作訓練,預計達到數百次。此外,航天員還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模擬器、飛船模擬器中分批進行專項訓練,並學習掌握開展空間醫學實驗的技術。

手柄操縱 瞄靶對接

當神八與天宮一號深情擁吻時,航天員在地面的訓練也正在進行。按計劃,明年載人飛船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時,將安排航天員手動交會對接。如果手控模式的對接順利完成,則將意味中國真正掌握了交會對接技術。

黃偉芬介紹,目前航天員正在圍繞交會對接,開展大量理論和操作訓練,包括手控交會對接訓練、目標飛行器組合體技術訓練、飛行程序訓練等。

將來航天員進行人工手控交會對接時,主要通過手柄完成。航天員操縱手柄,控制飛船的前進速度和姿態,使儀表上飛船的十字刻度線對準目標飛行器的十字靶標和靶標地盤中心。當三者重合,同時對接機構接觸後,儀表上發出對接捕獲信號,標誌對接成功。

複雜考驗 精細沉著

「在對接過程中,航天員要準確判斷兩個航天器的相對速度和相對姿態,通過手柄不斷修正,對空間位置判斷能力、手眼協調能力要求很高。」黃偉芬介紹,航天員還面臨燃料消耗和時間的限制,須在一定時間完成對接,對心理素質也是考驗。另外,失重環境會給航天員帶來不適生理反應,這些都會影響手控交會對接的操作質量。

在航天員中心,飛船模擬器、目標飛行器等,都是一比一仿真。訓練組有意識地設置大偏差的科目和各種故障,增加控制難度,比如讓飛船姿態出現大偏差,或者突然加大對接速度,訓練航天員應急情況下的反應能力和處置能力。

評價

讓兩個8噸多的龐然大物,對接機構挨近時誤差在18厘米之內,姿態小於5度,就像飛船拿著一根線,穿到天宮握的那根繡花針的針眼裡去。

——飛船和空間實驗室兩個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

這是中國載人航天迄今為止經受的最為複雜的考驗。

——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

「太空遊客」乘坐神舟訪問中國空間站的日子將不再遙遠。

——楊利偉

未來看點

☆神八撤離天宮一號,然後第二次對接,組合體飛行兩天。

☆神八二度撤離天宮,兩者分開飛行。

☆神八返回地面。

中國航天邁向空間站時代

據新華網報道,繼掌握天地往返、出艙活動技術之後,隨著神舟八號飛船和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完成首次「太空相擁」,中國航天人突破了載人航天三大基礎性技術的最後一項——空間交會對接技術。

這是中國載人航天的嶄新高度。它意味著,中國已經成功叩開了空間站時代的大門。

空間站是當今人類載人航天技術的標誌性產物,也是中國載人航天「三步走」戰略的最終目標。

作為探索太空和發展科技的全新平台,能夠在近地軌道長時間運行的空間站,不僅可供航天員長期在軌工作和生活,而且可以提供地球上所不具備的高位置、高真空、微重力環境,對地球科學、外太空探索和材料學、生物學、製藥等領域的研究具有特殊意義。

按計劃,中國將在2012年通過神舟九號、十號與天宮一號的交會對接和航天員的參與,進一步驗證交會對接技術。到2020年前後,在軌組裝載人空間站並開展較大規模的空間應用。

距中國建造空間站還有8年左右的時間。雖然在這期間尚有一系列相關技術等待中國科學家突破。但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的成功交會對接,無疑已為未來建立空間站奠定了基礎。

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邁出的又一歷史性步伐。交會對接的成功,使中國未來空間站的組裝和建造成為可能,使空間站物資和人的運輸成為可能,而在其他潛在應用領域,如載人登月和深空探測任務等方面,其意義同樣不可估量。

早在交會對接成功之前,中國空間站建設已經進入方案論證,利用空間站進行大規模的空間應用問題的研究也已展開。「掌握交會對接技術,空間站的建設就是指日可待。」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說。

迄今為止空間技術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引起了生產力的深刻變革和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從衛星通信到太空育種,從氣象預報到新材料試驗……半個世紀以來,全球發射到空間軌道上的4000多個航天器,使人類的生活時刻覆蓋在太空技術的光輝之下。

隨著空間站技術的進步,中國必將能通過太空探索,為人類享受太空文明做出應有的貢獻。

偉大的事業孕育偉大的精神。作為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中國航天事業培育和發揚的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已經內化為勇於登攀、敢於超越的進取意識,科學求實、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同舟共濟、團結協作的大局觀念,淡泊名利、默默奉獻的崇高品質。

正是這樣的意識、作風、觀念和品質,托舉起了神舟八號和天宮一號兩大航天器今日的太空交會對接,托舉起了中國航天的一次次嶄新跨越。

      責任編輯:亦書
英媒:中國人對經濟前景樂觀      [2011-11-03]
全程回顧:中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      [2011-11-03]
中國的收入差距何時可以縮小?      [2011-11-02]
中國電信換帥 楊傑出任總經理      [2011-11-02]
央行前委員撰文英報:中國不會為歐元區紓困      [2011-11-02]
外媒唱衰中國重裝機械化      [2011-11-02]
中國「太空雄心」引眾議 美孤立適得其反      [2011-11-02]
中國四代領導人閱兵車亮相軍博      [2011-11-02]
俄媒稱美把中國當成主要潛對手      [2011-11-02]
泰稱9涉殺船員軍人當時在緝毒      [201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