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西方媒體奚落俄火星探測雄心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11-10]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環球時報報道,俄羅斯的「航天雄心」9日在世界面前露怯,當日發射的火星探測器「火衛-土壤」星際站升空後發生「意外」,未能按計劃變軌。它上面還搭載有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俄羅斯航天部門表示,探測器目前位於可支撐軌道,仍有數天「挽救」的時間。但俄媒體引述一名消息人士的話稱,這個希望很渺茫,探測器被救回「將是奇跡」。在失敗面前,俄羅斯的「尷尬紀錄」遭到西方媒體奚落。英國廣播公司說,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莫斯科總共進行了16次火星探測,但都沒能完成目標。英國《每日郵報》寫道,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使得許多人都認為,俄羅斯太空探索的光榮歲月真的已經被拋在身後。不過有中國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即使任務失敗,也不能否定這次俄中之間的合作,高風險是太空探索的特點,挫折則是進行這種活動的「必修課」。

發射變成「與時間賽跑的救援」

「俄羅斯打破20年來在遠太空領域無所作為恥辱紀錄的努力面臨失敗境地。」英國《每日郵報》在「火衛-土壤」星際站發生「意外」後這樣評論。據俄羅斯《觀點報》報道,9日凌晨,俄羅斯從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進行了這次發射。俄航天署署長波波夫金隨後宣佈,星際站在與「天頂-2SB」火箭分離後,在飛往火星的軌道時出現非正常狀況,主發動機沒有啟動。他強調,這是非正常狀況,但仍然屬於工作狀況範圍,這種情況在項目開發時已經預見到,而且還制定了此情況下採取措施的程序。波波夫金說:「我們將重新設置該航天器的程序,它目前位於可支撐軌道,任何燃料箱都沒有被拋開,燃料沒有消耗。專家有3晝夜時間重啟程序。」俄新社當天晚些時候報道說,波波夫金表示,工程人員仍有長達兩周的時間糾正探測器的軌道。

《觀點報》援引專家的話稱,「火衛-土壤」星際站的不正常狀況或許由程序出錯所致,也有可能是因為該星際站上的傳感器或儀器出現故障。該專家說:「航天器未能進入定向模式的一個原因是程序故障,這個錯誤可以得到糾正,飛行可能繼續進行。第二個可能是安裝在星際站上的設備故障,比如傳感器或者儀器出現故障,這種情況將更加令人沮喪,因為從地球上已經無法對其進行修復,飛行任務可能不會繼續。」原美國太空總署資深研究員詹姆斯·奧伯格9日對美聯社表示,他相信「仍有可能將探測器推進到預定軌道」,現在的關鍵問題是讓控制系統恢復正常。

有一些分析則更悲觀。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援引俄航天工業一位匿名消息人士的話說:「失敗的風險很大。不幸的是,最糟糕的設想成真了。救回探測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認為那將是個奇跡。」《俄羅斯報》說,俄航天部隊前專家烏瓦洛夫少將認為,從目前狀況看,探測器丟失的可能性很大。他還表示,這次發射任務對俄羅斯意義重大,對火星的探測將充分顯示俄羅斯的航天實力,如果發射失敗,對俄羅斯航天業將是一個重大打擊。俄新網報道稱,如果專家無法及時重新進行程序設計,探測器只能墜落到地球上,進入大氣層時會解體、燒燬。

「才幾個小時,俄羅斯的希望就幾近破滅。」德國《明星》週刊9日這樣評論「俄雄心勃勃的火星計劃遭遇慘敗」。報道說,現在俄羅斯正進行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救援,但似乎是不可能的,曾經的太空強國步履沉重。德國宇航網以「俄羅斯的星際重生」為題說,作為乘客,中國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也搭載在俄羅斯的星際站上。但與中國幾天前神八取得成功相比,俄羅斯這次引人注目的發射卻讓宇航大國悲傷。

中國航天專家龐之浩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此次搭載的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採用的是類似嫦娥一號的變軌發射方式,即先將探測器推進到地球軌道,然後探測器通過自己的發動機點火實現不間斷加速,最終達到宇宙第二速度,進入地火轉移軌道。目前俄羅斯方面還沒有詳細查明問題所在。幾天內,如果通過程序、數據調整修補問題,探測器有重新入軌可能。龐之浩表示,「螢火一號」按計劃將探測獲取火星高層大氣和電離層的空間數據,對人類未來登陸火星有重要意義。

俄太空探測連續受挫

「意外」發生前,俄羅斯這一太空任務一度讓外界寄予很高期待。德國《明鏡》週刊說,這是空間歷史上最雄心勃勃的項目之一,為此俄羅斯花了1.2億歐元。法新社說,按照計劃,「火衛-土壤」星際站將於明年抵達火星,並於2013年登陸火星衛星火衛一探測其表面,在2014年8月將樣本送回到地球。火衛一的運行軌道距離火星僅1萬公里,是太陽系中距離火星最近的衛星。科學家希望這能夠幫助揭示行星的起源。「火衛-土壤」還攜帶有地球細菌樣本,看其是否能夠在太空的極端環境下存活。美國行星協會的布魯斯·皮特斯說:「我們想要看看,它們暴露在遠太空環境下的反應。」這將是細菌首次脫離地球磁場,在太空駐留數年時間,而非數日。此次發射搭載了中國的「螢火一號」探測器,它原本計劃進入繞火星的橢圓形軌道,這也是莫斯科和北京之間標誌性的一次空間合作。

如果最終變軌失敗,對俄羅斯意味著什麼?法新社9日說,這可能會給俄羅斯探測火星的希望造成毀滅性打擊,對俄羅斯而言將是一場災難,因為自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還沒有成功進行過一次行星探測。事實上在發射前,俄航天署署長波波夫金就承認,此次發射任務是一次冒險,探測器的90%由全新儀器組成,因為俄羅斯幾乎20年沒進行過任何行星探測了。報道稱,莫斯科急切要向世界展示,俄羅斯可以成為空間探索領域的國際強國。蘇聯曾經發射過一系列火星探測器,但大多數失敗了。而與此同時,美國宇航局的火星探測器卻成功發回了火星圖片。

俄羅斯的「尷尬歷史紀錄」也不斷被媒體搬出來。《華盛頓郵報》9日說,俄羅斯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已經進行了16次的相關發射,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一次完全成功的案例。法新社稱,莫斯科上一次成功的行星探測要追溯到1986年蘇聯時代的Vega-1和Vega-2探測器,對金星和哈雷彗星進行了探測。英國《每日郵報》寫道,在20世紀60年代蘇聯太空項目達到頂峰之後,俄羅斯科學家一直夢想著探索火星。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使得許多人都認為,俄羅斯太空探索的光榮歲月真的已經被拋在身後。

最近一段時間,俄羅斯空間項目已發生多次意外。俄國際文傳電訊社報道說,俄航天發射近年來一直不順利,僅8月份就遭遇2次失敗。8月24日「進步M-12M」貨運飛船發射失敗,這是33年來首次發生類似事故。8月18日發射的「快車-AM4」衛星未能進入預定軌道。報道稱,「火衛-土壤」上了12億盧布(約合4000萬美元)的保險。但在去年遭遇一系列失敗後,上保險也不容易了。三顆導航衛星在發射失敗後掉入海中,一顆全新軍用衛星在軌道中失蹤,還有一艘計劃前往國際空間站的補給飛船也在西伯利亞墜毀。

資金缺乏和人才流失被認為是俄航天業出現困窘的主要原因。英國《衛報》9日說,美國的探測器曾落地火星數百個小時,印度和中國也將探測器送入地球衛星,日本也曾搜集過行星的樣本。但俄羅斯今年一系列無人航天發射均以失敗告終。在蘇聯解體後遭遇預算緊縮和人才外流等困難,俄羅斯太空機構相比之前大幅縮減,從而遭遇了一系列失利。據俄媒體報道,俄羅斯國家杜馬工業委員會議員波諾馬列夫表示,此次事件表明俄羅斯整個航天系統存在嚴重問題。俄羅斯國家杜馬工業委員會副主席德拉加諾夫則表示,俄羅斯在航天領域面臨系統危機。

太空合作仍很必要

儘管出現意外,一些分析認為,中俄的太空合作不會就此放慢腳步。英國廣播公司9日稱,中俄的這次合作火星探險令人矚目,因為這次是中俄兩國的一次重要太空合作,顯示出中國正邁向探索火星的步伐。

在中國專家看來,與俄羅斯合作的必要性還在於,俄羅斯有一些中國尚不具備的技術。龐之浩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中國與俄羅斯2007年簽訂合同,讓「螢火一號」借用「火衛-土壤」升空,這項合作對兩方而言是互利的。當時時間緊迫,且中國缺乏將探測器推進到火星的升空測控網,小型探測器又不值得用火箭發射,對中方來說,「借船出海」既能積累相關經驗,又能獲得有價值的探測數據。在俄羅斯看來,利用發射「火衛-土壤」的余量搭載「螢火一號」及其他航天器,既能獲得經濟效益,還能實現非常有價值的數據共享。

俄羅斯問題專家聞一認為,航天器發射過程中出現技術故障,任一國家都難避免。從另一個層面看,中俄進行航天探索方面的技術合作並達成信息共享協議,可見兩國戰略合作的層面比較深入。但必須承認,近幾年來,俄羅斯航天器發射時有問題出現,成功率較蘇聯時期大為下降。這一點中方以後應當注意。復旦大學學者吳心伯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萬無一失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但太空探索作為高精尖技術領域,要確保萬無一失,本身就有違科學精神。高風險是太空探索的特點,挫折則是進行這種活動的「必修課」。各國在太空探索實踐中都經歷過技術故障。不能因為挫折放棄太空國際合作,太空探測技術要求高,花費大,國際合作可以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是遠太空探索的發展方向。

      責任編輯:葉蓁
中俄火星探測器仍未順利入軌      [2011-11-10]
俄國稱探測器仍有望飛往火星      [2011-11-09]
俄火星探測器未能按計劃變軌      [2011-11-09]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發射      [2011-11-09]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順利升空      [2011-11-09]
登「火星」520天 志願者想女人      [2011-11-05]
港理大研究儀器 下周遠征火星      [2011-11-05]
揭秘中國將發射首枚火星探測器      [2011-10-30]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擬11月發射      [2011-10-20]
中俄火星探測器料11月9日發射      [2011-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