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京華時報消息,在2日舉行的外交部藍廳論壇上,外交部副部長傅瑩發表《中歐夥伴關係迎難而進》的主旨演講。談到備受關注的歐債危機,傅瑩表示,中國沒有利用金融作為工具謀取利益的打算,中歐之間的合作關係是互利互惠的,不要給這種正常、有益而健康的交往扣上政治的帽子。
不當擴張式強權國家
「人均GDP只有4000多美元的中國,如何去救助人均GDP高達3萬多美元的歐洲呢?」談到歐債危機,傅瑩表示,「事實上,中國不是那種舊的、擴張式的強權國家,我們沒有利用金融作為工具謀取利益的打算。中歐之間的合作關係是互利互惠的」。
傅瑩表示,中國通過向IMF注資、購買歐洲債券和增大進口、擴大企業投資等,支持歐洲國家增加就業,恢復經濟發展,這同時也有利於中國自己的發展。
勿將經濟合作政治化
傅瑩指出,中歐信任還存在一些弱點,在G20峰會臨近時,我們聽到來自歐洲充滿矛盾的聲音,有人說中國應救助歐洲擺脫困境,有人擔心中國要向歐洲提出「恐怖的價格」,甚至有人覺得向中國尋求幫助是歐洲的屈辱。她因此提出,中歐間需要培養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意識,堅定互利共贏的觀念。
在演講最後,傅瑩強調,中國救歐洲的命題是不成立的。中國加強與歐洲的經濟合作正是歐洲克服困難所迫切需要的,不要給這種正常、有益而健康的交往扣上政治的帽子,不要將經濟合作政治化。
中歐貿易逆勢增長
「歐洲已成為中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傅瑩在發言中提到,在歐洲對外貿易增速放緩的時候,中歐貿易卻逆勢增長。今年1至10月達到4670億美元,同比增長20%。中國強勁的經貿合作,為歐洲企業克服危機的負面影響作出了重要貢獻。
傅瑩介紹,中國對歐洲的投資已開始起步,今年1至7月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10億多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