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南方人物周刊報道,文化賭徒們應該有所畏懼,當他們利用份額交易將一幅泛泛之作炒到天價時,應該記住一句話:搶了別人的錢,遲早要吐出來的。
11月11日,國務院發佈《關於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範金融風險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規範各類期貨交易,其中的幾項條款對氾濫一時的文交所有釜底抽薪的效果。
文件規定:自本決定下發之日起,除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所或國務院批准的從事金融產品交易的交易場所外,任何交易場所均不得將任何權益拆分為均等份額公開發行,不得採取集中競價、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進行交易;不得將權益按照標準化交易單位持續掛牌交易,任何投資者買入後賣出或賣出後買入同一交易品種的時間間隔不得少於5個交易日;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權益持有人累計不得超過200人。
證監會迅速跟進。據媒體披露,證監會成立了「證券期貨監管系統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簡稱領導小組),負責清理整頓證券期貨監管系統內各類交易場所的清理工作。
金屬、農產品電子盤交易與文交所等地,越來越成為騙子與賭徒的聚集地。而全國業已開盤交易的大宗商品中遠期電子交易市場、各類文交所、股權交易所超過400家。業內預計,近3年地方政府批准設立的交易所,2011年的交易量將超過萬億元。
可疑的交易所通常有幾種做法。
一是實行份額交易。文交所要賺取厚利,關鍵就在於份額交易,把一幅畫、一件古董拆分成幾百萬份,大炒特炒,天津文交所首批藝術品16天時間上漲7倍。畫作的擁有者、交易商、評估者因此大賺特賺。
這是賭術與騙術的「完美結合」。如在天津文交所最風光的時候,第一批上市的白庚延作品《黃河咆嘯》和《燕塞秋》,以每份1元的價格上市交易,短短29個交易日股價飆升至17.16元/份和17.07元/份。
以《黃河咆嘯》和《燕塞秋》分別發行600萬份和500萬份的數量計算,這兩份作品的最高市值,曾經高達1.03億元和8535萬元。但中央財經大學拍賣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拍賣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鄭鑫堯搜集了2002年1月至2011年3月,白庚延作品在國內各個拍賣行的成交情況,結果發現:這9年間白庚延作品共送拍655件,成交327件,總成交金額2019.7894萬元,成交比率50%,平均每件作品的單價僅6.1743萬元。
無怪乎文交所火爆之極。業內統計,截至2011年10月,已開業及籌備中的全國各地文化藝術品產權交易所(含交易平台)總數已達50家。人們不得不懷疑,份額制交易的設立初衷,到底是為交易商賺錢,還是為擁有藝術品者洗錢之用。
二是實行對賭交易。如一些有色金屬交易商同時做外盤與內盤,按照規則不可能允許某些交易機構做外盤,如此交易方式只能意味著,交易商自己做市商,與投資者對賭。通常的情況下,投資者贏利時得到的是小利,而投資者虧損時則大虧特虧,因為對賭交易意味著交易商將對賭的成本完全轉嫁給了投資者。
三是現貨交易困難。一些有色金屬電子盤打的是擦邊球,表面上是現貨交易,其實把交易時間拉得很長,成為事實上的期貨交易。
我國要發展文化產業,掌握金融定價權,靠的不是發展騙子橫行的金融市場,而是在嚴厲的規範下發展文化金融,在放鬆的管制下發展文化內容。
常見的文化發展模式是,文化搭台,文化地產唱戲,各地一邊破壞文物,一邊設立大量文化創意產業園;一方面抑制文化創作,或只鼓勵某一類文化創作,另一方面通過文交所把平庸之作炒上天。
對文交所為代表的各類交易所監管必須持之以恆,撕下文化騙子與文化賭徒的遮羞布,才能讓真正具有優美氣息的藝術品在藝術表現上、在市場上,同時閃現璀璨光芒。
只有制定嚴厲規則淘汰劣質交易所,才能讓講信用者的交易所擁有生存空間,所謂的金融定價權、藝術品定價權才能名至實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