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環球時報報道,中國捲入全球經濟博弈已有30餘年。美國上世紀90年代曾引領10年風騷,歐盟抱團防止被超越,日本方陣腿腳發軟,新興經濟體歷經坎坷。迄今只有中國,雖晚起步,但憑著持續的耐力與非凡的意志,處於高速方陣並不斷超越,最後奪冠絕非遙不可及。
代表著工業文明的西方主導佔據地位充其量只是近三個世紀之事。最開始在歐洲,隨後是美國。二戰後美國建立起躋身於國際規則基礎上的世界經濟體系,在冷戰結束後憑借全球化、市場化機遇,以信息經濟為新方向延伸了其優勢。美國為首的西方主導地位達到巔峰,全球化一度甚至被視為「美國化」的代名詞。而今美國已出現偏轉之勢,面對全球化,美國呈現引力不足。歐盟則深陷債務危機不能自拔,歐元區可能面臨分崩離析的未來。
與經濟不佳的形勢相伴隨,貿易保護主義陰雲密佈。全球治理平台上曾經的同舟共濟多少讓位於同舟共「擠」,G20機制因「全球再平衡」的糾結而分歧增大,地區安全死結呈現「動脈硬化」症候。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前景不定,伊朗因核問題面臨制裁與戰爭陰影,中東北非強人離去後民主並未出現。這些問題的無解,其國家與地區的發展仍難有時日。
2011年,阿拉伯之春、北歐的槍聲,倫敦騷亂、佔領華爾街等此起彼伏。遠在金融危機之前,西方學者已注意到,資本主義的永恆真理——經濟增長、充分就業、金融穩定、收入增長——似乎正在消失。英國《每日電訊報》評論甚至稱,「現在應由中國來拯救資本主義,因為已沒有任何西方國家有這個能力。」
中國道路展示出的光環,代表著新興經濟的後發之勢。IMF統計顯示,按購買力平價算,2010年發展中國家GDP已佔世界51.9%,2011年衰退陰影中仍「Hold住」較高增幅(6%)。世界銀行2012年《世界經濟展望》認為,2012年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率是5.4%,發達經濟體為2%。2011年中國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成為世界第一製造大國。經濟高增長的帶動,使中國為世界經濟增長做出的貢獻幾乎超過一半。
美國知名經濟學家金德爾伯格提出一個「不規則發展法則」理論:「在發達程度較高、新的文明處於領先地位的任何國家,當它達到一個臨界點時,要超越這一界線向前是極其困難的,由此導致的結果是,人類發展的下一步不得不在世界的其他地方邁出」。這或揭示出世界格局變遷的未來畫卷。「人類發展的下一步」可能在中國邁出!不管承認與否,這或將預示著世界經濟歷史性變遷的方向。
中國引領的時代儘管沒有完全到來,但對中國崛起不乏恐懼者。而真正恐怖的是對中國充滿敵視的霸權國家無原則地、蠻橫地對中國實行前場緊逼,將中國逼離和平發展道路。在一個相互依賴日益加強的世界,各種模式都要有生存空間,中國引領的時代,絕非尋求主宰的時代,而是一種示範促進的時代,是一種模式兼容、多元並舉、相互激盪的時代。
中國引領世界經濟增長並非自然而然,中國道路也非一勞永逸,其艱苦的轉型可謂真正的戰略挑戰。耶魯大學教授萊斯特·瑟羅曾指出,經濟賽局的優勝者將是那些趕在現行戰略被經濟勢態的發展淘汰之前,改變自己發展戰略的國家。一個中國引領世界發展的時代,也將是中國騰挪巨大國內需求積累,進而顯現巨大引力場的時代,儘管會經歷十分複雜的陣痛。
(作者傅夢孜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