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綜合報道,中國駐蘇丹大使館派出工作小組,協助蘇丹政府營救被當地反政府武裝劫持的29名中國工人。截至昨晚為止,29名中國員工仍未獲救,他們與外界的所有通訊聯繫也被切斷,不過在遇襲時逃離現場的另外17名中國工人,已被蘇丹政府軍轉移到安全地點。
另外,據法新社報道,反政府武裝組織發言人稱,被劫持的中國員工情況良好,當安全形勢允許就會放人。
有關部分中國員工是否獲救的消息昨天一度混沌不明,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昨天傍晚發自蘇丹喀土穆報道,具體說明情況。
報道指出,中水電集團公司在蘇丹南科爾多凡州一個公路項目工地是在28日遭反政府武裝「蘇丹人民解放運動」(北方局)襲擊。事發時,工地內共有47名中國工人,其中29人被反政府武裝劫持,另18人及時分散躲藏到工地附近。蘇丹政府軍找到17名未被劫持的中國工人並把他們轉移到安全地點,但仍有一人下落不明。
中國加大海外投資
海外遇襲事件也增加
報道引述中國駐蘇丹大使館官員說,由政務參贊等三名外交官和中水電集團公司一名負責人組成的四人工作小組,將協助蘇丹政府營救被劫持的中國工人。
近幾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崛起並加大海外投資,越來越多中資企業員工被派到高度動盪的地區工作,中國人海外遇襲的頻率也隨之增加,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
去年2月,利比亞局勢動盪時,當地部分中資企業遭歹徒搶劫,導致15名中國人受重傷。在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地,近年來也發生過中國人遭綁架或遇襲事件。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的評論文章指出,類似事件的頻發,主要原因在於中國目前選擇大項目合作的,很多都是發展中國家,當地的法制相對說來還不夠健全,社會矛盾也比較尖銳,社會動盪時,中國人難免會被動地捲入其中。
有外電猜測,該親南蘇丹的組織去年9月起遭蘇丹政府清剿,這次劫持中國工人當人盾,是想與蘇丹政府討價還價。另外,中國公司遇襲是否與南北蘇丹石油利益分配有關,也是外界關注的因素。
南蘇丹於去年7月9日脫離蘇丹獨立,其石油產量占南北蘇丹全部石油產量約75%。石油雖然多,但位於內陸的南蘇丹在地理形勢上不如蘇丹好,所出產的石油必須通過蘇丹的輸油管道和位於蘇丹東北部海岸的港口來運輸和出口。對於南蘇丹應向蘇丹支付多少過境費的問題,雙方一直未能達成協議。
中企偏好「上層路線」忽視社會基層關係
中國約有5%石油從蘇丹進口,作為蘇丹原油最大的進口國,中國去年底曾派出特使前往南北蘇丹,斡旋雙方的石油糾紛,這場糾紛造成每天約20萬桶原油出口受阻,導致國際油價的上漲。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劫持事件肯定有負面影響,但中國企業到海外投資的膽量還是很大的,而且總的來說,「目前這些還是偶發性事件,不會對『走出去』的勁頭帶來明顯影響」。
不過,時殷弘也指出,隨著中國在海外落後地區投資越來越多,「如果不注意合理經商,不注意跟當地社會友好關係融合,將來負面的成分會越來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