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2012年2月21日央視《環球視線》播出《日本名古屋市長否認南京大屠殺》,以下是節目實錄:
水均益 勞春燕:
大家好,歡迎收看新聞頻道正在直播的《環球視線》,我是勞春燕。
1937年12月,侵華日軍攻陷日軍以後,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30萬中國居民被日軍殘忍的殺害。然而就在昨天,日本名古屋市的市長河村隆之在會見到訪的南京代表團的時候,卻聲稱根本就沒有南京大屠殺這回事,而且河村不僅僅是在會談的時候發出這樣的論調,還在之後的記者招待會上說,屠殺30萬人的說法被代代相傳,他的社會和政治使命就是要糾正這一歷史認識。對此,中國外交部已經是予以了駁斥。河村隆之的這種看法在日本是不是普遍?他為什麼會對著到訪的中國客人,而且還是從南京來的中國客人公然地否認南京大屠殺呢?我們演播室裡請來的是國際戰略研究所的高祖貴教授,歡迎您。
首先請高教授來給我們分析一下河村的邏輯,按他的說法,他在小的時候聽他父親說,他父親是當年南京大屠殺的親歷者,曾經參與了南京大屠殺,而且是在八年的戰爭期間一直是在中國生活,據他父親的回憶,當時他在南京受到了熱情的招待,如果在八年的戰爭當中發生過像南京事件的話,中國人為什麼會做出熱情接待的事情呢?這是不可理解的,他認為,從他個人經歷出發,南京大屠殺這件事情沒有發生過。高先生怎麼看他的這段分析?怎麼看他的邏輯呢?
正在評論:河村的言論包含什麼荒唐邏輯?
專家觀點:類似看法不利於兩國民眾融洽相處
高祖貴 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
他的表態在這個時間和地方非常不合時宜,他作為代表在促進中日民間友好活動的時候說這樣的話,顯然多少讓人感覺有故意挑釁,有固執己見,這樣的做法顯然不利於中日民間的交往。也許他有他自己的理由,在日本像他這樣的人,或者出於政治目的,或者是由於受到了不正確的灌輸,或者是由於家庭的熏陶,他提出這種看法,我們在很長時間內也難以完全消除。但重要的是不在於有沒有這種看法,而在於你如何看待當中國民眾和日本民眾坐在一起的時候,出現了不同的看法怎麼看待。我注意到他非常堅持自己的看法,甚至要改變中國人對這個看法的認識,所以這樣就非常顯得不利於中日兩國民間交往。現在隨著中日之間經濟的聯繫越來越緊密,民間的交往越來越頻繁,未來中日兩國國民做出人和人之間的交往,這種機會會更多。
如果當一個國家的人跟另外一個國家對同一個事實有不同看法的時候,比較好的態度就是,就是願意傾聽和瞭解不同於以往知道的那些事實,這樣的話其實就是一個存異,即使你不贊同這種看法,但是能夠尊重對方的看法,如果能持這樣的態度有利於兩國民間的交往更加融洽。
正在評論:中國外交部駁斥河村壟之言論
正在評論:一再發出如此言論 河村意欲何為?
專家觀點:經驗表明妥善處理歷史問題中日關係才能發展
勞春燕:
再來看一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的表態,南京大屠殺是日本軍國主義在侵華中犯下的殘暴罪行,鐵證如山,國際社會對此早有定論,日方的某些人士應該正確認識和對待那段歷史,切實的來汲取歷史的教訓。其實這位河村不是第一次發表這樣的言論,有說在去年的12月份也是在接待一支來自南京代表團的時候,他就曾經質疑過南京大屠殺了,怎麼看河村頻頻發表這樣的言論?是不是像他這樣的言論在日本國內還是有一定市場的?
高祖貴:
這樣的人不是第一次說,而且在日本國內像他這樣的政治家也不是第一個這麼說,即使是在中日關係發展比較好的情況下,總是還有一些議員,一些政治家發出這樣的言論,這個並不足為怪。重要的是在我們這個時間點是中日邦交關係正常化40週年,在這個結骨眼上,我們回顧過去40年中日關係的發展,其實我們看到一個非常重要的經驗,歷史給我們啟示就是,每當日本比較好的處理中日之間歷史問題,中日關係就能得到好的發展,如果處理不好這個問題,可能就會給中日帶來一些麻煩或者一些曲折。當年開啟關係正常化大門的時候,當時的日本首相就是比較好的處理這個問題,求同存異,所以我們才能走到今天。後來的村山關於歷史問題比較好的講話也推動了中日關係的發展。近一點的就是日本的鳩山政府在歷史問題也有比較好的表態,所以才有中日戰略關係走到今天。
其實還有反面的教訓,小泉時期,中日關係之所以長期處於一個低谷狀態,其實重要的原因就是小泉政府在歷史問題給中日之間製造太多的麻煩。現在這樣的邦交,如果我們能夠比較好的支持這個教訓,或者得到這種啟示的話,中日互惠關係才能夠平穩的往前發展。
正在評論:河村不當言論造成何種惡劣影響?
專家觀點:處理好歷史問題利於日在亞洲發揮更大作用
勞春燕:
您剛才提到今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就是中日邦交正常40年的一個節點上。另外還有一個聯繫也不得不說一下,名古屋市跟南京正好是友好城市,河村反覆出現這樣的言論以後,咱們有一些中國人就提出說,南京就不應該再和名古屋保持這種友好城市的關係?
高祖貴:
其實對這樣的態度我們現在還是得通過不斷地長時間的工作來改變這樣的看法,我相信日本也會對他市長在中國如此不適合的表態而影響到兩個市乃至兩個國家的發展,恐怕日本國內民眾也會有相應的看法,因為在日本國內除了有這種看法還有其它更多的看法,希望中日關係友好,希望真正看到歷史問題這樣一些輿論和力量存在,那些日本國內的人恐怕對這位市長先生的輿論也是不贊同的。
勞春燕:
他有這種言論,你覺得對兩國民間感情會造成多大的傷害?
高祖貴:
其實不僅對民間感性造成比較大的傷害,而且更為重要的從國家政策來來說,大的說在整個國際社會裡面,小的說在東亞地區發揮更好的作用。在過去對日本有幾次的教訓,比如2005年的時候,日本曾經想成為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當時韓國就明確地堅決反對,如果它處理歷史問題的話,整個東北亞國家和東南亞國家都很難和日本發展比較好的信任。我們還曾經看到,日本每當在東南亞關係提出一些主張建立共同體的時候,總是讓人們想到當年的日本大東亞共同圈,所以這也說明,處理好歷史問題,對日本未來在亞洲地區發揮重要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它處理不好的話,會影響日本在這個地區的發展。現在日本更加重視發展跟美國的關係,我們能理解它這樣的外外交主張,如果它不處理好對歷史問題的話,對亞洲國家關係的輪子會變得越來越小,其實不利於日本在東亞地區發揮作用。
勞春燕:
和鄰居之間的關係要正常,首先一個前提條件就是你對歷史問題要進行正視。
好,我們這個話題就暫時告一段落,《環球視線》稍後繼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