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媒體曝茅台暗藏「國家機密」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3-10]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中國經營報報道,媒體最近爆料,茅台的產銷暗藏玄機。據傳,茅台的生產車間與窖藏的庫房都有編號,並且對應的機構都是有詳細規定的,各級部門的用酒,都出自不同編號的車間與酒窖,其中的奧秘在酒瓶上的那條紅飄帶的標號當中。

最近這幾年的兩會,雖說總是有雷人的代表委員大放厥詞,有不靠譜的媒體只撲花絮,但從整體來說,真話還是多了不少。當然,到底是真話多了,還是原本也有真話,只是因為傳播手段不利而不能面世,這個咱們也就不深究了。這兩天有這麼一段話倒確實是貨真價實、童叟無欺,是貴州省的副省長慕德貴先生所說。

慕先生的意思是這樣:三公消費一定要控制住,但三公消費高不是茅台的錯。三公消費和國家的管理體制是連在一起的。國家財政的下撥情況和「跑部錢進」的體制是造成三公消費的根本原因,「管資金分配的官員下來,你讓他自己去餐館吃飯,到了貴州卻讓他喝米酒,那不是得罪人嘛!」

兩會上三公消費成為稍有良知的代表委員們集體炮轟的對象,與此同時,作為三公消費的代表——茅台酒——也成了眾矢之的。如果在場面上混過您就知道,茅台被稱為官場酒,而五糧液至少在某個時期被尊稱為商場酒。為什麼茅台有如此殊榮,考據的學問我是不懂的,但真正的茅台酒確實是好東西還是知道的。由於某些關係,雖然我非官場中人,但還是經常能夠喝到真茅台,確實醬香濃郁、口感醇厚,而且只要不是往死裡喝的話,第二天沒什麼後遺症。這些特性自然會得到官場中人的喜愛。當然,老百姓也挺喜愛的,就是真酒不易得。

茅台的產銷在外行看來頗有些神秘,內行人知道一些內幕,但也不算全知道。江湖傳言,茅台酒的生產車間與窖藏的庫房都有編號,哪些編號對應哪些機構都是有詳細規定的,比如說供應省部級、軍隊以及更高級的用酒,都出自不同編號的車間與酒窖,其中的奧秘在酒瓶上的那條紅飄帶的標號當中。這事兒不能說得太細,有洩露國家機密的嫌疑。

似乎是說跑題了,但各位看官不要覺得跑題,這種茅台酒廠的規定與特供,恰恰就是在國家管理體制之下茅台酒必然要做的事情。要知道,哪怕茅台酒廠是上市企業,他們依然是國企,要靠著這個體制生存與發展,並且要迎合這個體制的需求來生產與供應。這就是我們商業的現狀:無論你如何做,必然要靠著體制來生存,迎合是一個無奈的選擇。

慕先生的話所具有的現實意義就在於此。茅台不過是一種酒,它載不動許多體制的愁。楚王好細腰、茅台價更高,這是整個環境的問題。

這個環境當中兩個因素最為重要。一個是官員的選拔體系,造成官員們只對上級負責,他們要是不討好上級就不能得到提拔,甚至會被邊緣化;另一個就是財權過於集中,使得大家都必須討好掌握分配權力的人。這就像是壟斷一樣,總是會增加交易成本,增加的成本當中就有三公消費的一部分,潤滑劑可能就是茅台酒。

但我個人覺得慕先生有句話說得不對,他說中國人和人關係的維繫有文化的淵源。這話的意思大約就是中國人民比較好客的意思吧。官場往來的三公消費與中國人民的傳統美德其實沒啥關係,基本就是目的性極強的表演唱嘛。要是真的規定每頓飯只能吃多少錢、在什麼地方吃、吃完要有證明的話,中國人民的傳統美德就會與官場潛規則涇渭分明了。

總之,關於三公消費就一句話:想管沒有管不了的,這不是能不能的問題,而是想不想的問題。

      責任編輯:Shineyo
崔永元:委員履職不必等到兩會      [2012-03-10]
人民日報:兩會不限制媒體提問      [2012-03-10]
王憲鵬:兩會委員不能只談虛的      [2012-03-09]
譚晶:自己是稱職代表不是花瓶      [2012-03-09]
吳邦國作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      [2012-03-09]
代表炮轟財政部:回復在糊弄我      [2012-03-09]
溫州天津等7城市有意試點空軌      [2012-03-09]
朱鎔基女:過多干預致特殊階層      [2012-03-09]
粵省長:個別港媒挑撥兩地關係      [2012-03-09]
廣東省長:烏坎選舉依法依規      [2012-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