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韓國《亞洲經濟》報道, 據韓國僱傭勞動部日前發佈的《就業許可制試行評價與制度改善方案》報告,外國勞工生產刺激效應所帶來的成果(effect on production inducement)於去年達到9.9160萬億韓元。生產刺激效應指的是外國勞工直接生產和消費等帶動其他生產的成果之和。韓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目前雖然仍停留在0.23%階段,但就業許可制於2005年首次實施以來,借助外國勞工生產刺激效應,增幅已高達至17.4倍。預計今年GDP將大舉突破10萬億韓元。
外國勞工生產刺激效應為韓國帶來纍纍碩果,GDP於2005年從中所獲增值為1943億韓元,去年高達3.1463萬億韓元,短短幾年時間內增長了16.2倍。2005年外國勞工就業者僅為2.0351名,而去年達到25.1519萬名,飛速增長達12.4倍。2005年外國勞工的平均月薪為73.7萬韓元,2010年攀升至100.8萬韓元,再於去年小幅滑至99.9萬韓元。
報告中一項調查顯示,高達66.6%的韓國僱主表示招聘外國勞工的理由在於「無法找到勝任的本土勞工」。11.4%表示「外國勞力低廉」,8.9%表示「韓國勞工跳槽頻繁」等。
此外,另有9%表示招聘外國勞工無形中等於搶走了本土勞工的飯碗,11.8%表示「外籍同胞佔領了本土勞工的工作崗位」。
報告強調,近來隨著外國勞工就業現象激增,當局同時增加了本土勞工的工作崗位,藉以保持一種互補共贏的人力結構。
但在建築業方面,23.8%的韓國僱主指出朝鮮族等外籍同胞崗位比重過大,需要完善相關政策。有分析認為,非法滯留勞工達到17.4678萬名,佔全體在韓外國人的12.4%,形成一個嚴峻的課題。而外國勞工收入的一半以上均以匯款形式流出韓國,對韓國本土經濟或是種損失。
京畿道鞍山某工廠的金老闆表示,雖然韓國各界均對外國勞工的崗位限制提出相關意見,但因工地活等現場務工環境所需,大批僱傭外國勞工已形成一種根深蒂固的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