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中新社報道,引領中國改革開放風氣之先的深圳,在改革步入深水區後如何前行?深圳市委書記王榮10日在中共廣東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首場記者招待會上稱,深圳一直把改革視為自覺和責任,深圳始終不乏改革的銳氣,同當初的改革更需要勇氣相比,當前的改革更需要智慧。
作為中國最早設立的四大經濟特區之一,深圳市30多年來創造了不少改革的奇跡,而隨著深圳的發展,開始有人懷疑,以改革創新、敢闖敢試取得輝煌的深圳特區,會不會因為改革動力的衰減、闖勁的弱化而彷徨與迷惘。
「深圳一直充滿了改革的銳氣,我們不認同深圳近年來改革銳氣下降的說法,但是要看到,改革進入深水區以後,改革難度越來越大,改革涉及面越來越廣,如果說當初的改革需要勇氣,那今天的改革更需要智慧。」面對記者的提問,王榮「宣誓」深圳堅持改革的決心。
王榮說,深圳始終把改革作為一種自覺和責任,每年政府都將改革任務作為工作安排的重點。2012年,深圳將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和公立醫院改革等22個事項作為改革內容,希望借此為發展尋求新動力,同時也希望能為國家層面的改革進行先行先試。
「目前,雖然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現仍未進入實質性的實施階段,但它的方案、涉及的層面和目標已形成。」王榮表示,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實施後,深圳將進一步放開市場,降低門檻,讓更多人擁有創業條件。
王榮還透露,深圳試圖在公立醫院改革上做出探索,比如建立有人大代表、普通民眾、患者等各層面人士參與的類似「董事會」的管理機制,讓公立醫院接受全社會監督。
與此同時,深圳還將「建設國際化城市」定為發展目標。在王榮眼裡,要建設一個國際化城市,需要考慮四個要素:產業國際化程度、基礎設施的國際化標準水平、城市管理制度的國際對接程度,以及社會文化的國際氛圍。
王榮認為,從上述四個要素來看,深圳特殊的發展進程以及毗鄰港澳的地理位置優勢,讓深圳更靠近建設國際化城市的目標。
「當然,深圳也有需要改善的地方。」王榮舉例稱,以前深圳的路標上全都印著漢語拼音,結果中國人不需要看,外國人則看不懂,所以後來便進行了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