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瓦良格艦載攻擊機座艙配重裝甲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5-2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資料圖:網上流傳的艦載型L-15清晰照,從圖中可見艦載鉤和粗壯的起落架。

【文匯網訊】據環球網援引韓國軍事網站《Viggen軍事論壇》2012年5月21日發表文章,認為未來中國航母應裝備類似俄制蘇-25亞音速專用型艦載攻擊 機,藉以提升兩棲打擊能力。文章認為,即使中國裝備航母,其使命也會有別於美國航母,將以兩棲作戰為主要使命。此時,類似蘇-25的專用型亞音速艦載攻擊 機將較之傳統艦載機更有優勢。而對於目前的中國而言,對已經研發成功的L-15型高級教練機進行系統升級,將可獲得一款性能優秀的專用型亞音速艦載攻擊 機。

英國媒體披露,美國空軍已經明確表態,因美國海軍陸戰隊裝備的F-35B型戰機出勤率低下,其將不會採購F-35替代現役的A-10攻擊機。盡 管在這一過程中,美國海軍一直沒有現聲,但對F-35的不滿卻已由來已久。而對於正在大力發展航母與艦載機的中國而言,F-35的失敗預示,將第五代戰機 送上航母並非良策。而著眼於中國未來航母編隊繁重的兩棲支援作戰任務,何種戰機又將成為最佳選擇呢?答案就是在L-15高級教練機的基礎上升級而來,類似 俄制蘇-25的艦載專用型亞音速艦載攻擊機。

首先,中國國產航母在可預見的時期將被用於支援兩棲作戰。

隨著「瓦良格」號航母的不斷試航,中國將迎來航母的高速發展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而現在的關鍵在於,在可預見的時期,中國航母將擔任何種作戰任 務?受到美國製造的「中國威脅論」的蠱惑,很多人認為中國航母的首要敵人就是美國航母。但事實並非如此。一方面,蘇聯在航母發展上的教訓告訴中國,以美國 模式去發展航母,反過來再去對抗美國是不可能成功的。另一方面,中國發展航母帶有一定的功能性,即中國希望航母在日後面臨的兩棲作戰中起到支柱作用。而在 可預見的時期內,兩棲作戰將是中國海軍面臨的主要作戰任務。

隨著071型兩棲船塢登陸艦的大量服役,以及具備全通甲板的國產兩棲攻擊艦在泰國防展上的亮相,有觀點認為,兩棲戰艦將超越航母,成為接下來中 國海軍發展的重點。但事實並非如此。此時的中國專注的是兩棲作戰,而非某種艦艇的發展。且在兩棲作戰中,真正起到支柱作用的,恰恰是航母。以美軍為例,盡 管其裝備了世界上數量最多,種類最全,性能最好的兩棲作戰艦艇,但僅依靠兩棲艦艇,顯然無法對敵方海岸進行中等規模及以上的登陸行動。在登陸行動發起之 前,必須依靠來自航母的強大打擊火力,對敵方的灘頭陣地進行全面火力覆蓋,並在登陸過程中,提供不同程度的實時火力支援。而兩棲攻擊艦裝備的短距/垂直起 降戰機,此時起到的僅是輔助攻擊作用。因此,航母能否在登陸作戰中起到支柱性的火力打擊與支援作用,將成為任何一場較大規模兩棲作戰成敗的關鍵。

對中國而言,早期國產航母的主要任務,正是在兩棲作戰中提供支援。在可預見的時期,中國與實力對等或更強的國家發生大規模海空衝突的可能性幾乎 為0。但其廣大領海島礁,以及能源與商業航路卻受到了越來越嚴重的侵犯與影響。有鑒於此,日後以航母為中心的中國海軍編隊的主要作戰任務,就是在以南海為 主的領海範圍內,對他國非法侵佔的較大島礁進行兩棲登陸,並以此為中心,形成有效威懾範圍。而在海外,航母編隊在保護本國航路時,可在相應島嶼與港口合法 建立軍力支撐點,為商船提供持續護航,為艦隊提供短期的陸上依托。而對這兩類任務而言,航母能否對登陸行動提供火力與警戒支援,都是行動能否成功的關鍵。 而從目前已經掌握的中國國產航母技術資料來看,其尚難以完全勝任此類任務,而造成這一結果的最大癥結,就是中國未裝備艦載專用型亞音速攻擊機。

其次,專用型亞音速艦載攻擊機將使中國航母獲得兩棲作戰優勢。

就專用型亞音速艦載攻擊機的廣義概念而言,二戰時期各國航母裝備的艦載魚雷攻擊機與俯衝轟炸機都屬於這一範疇。但本文探討的,是採用渦輪噴氣或 渦輪風扇動力裝置的新型戰機。目前已經服役的裝備以美制的A-6艦載攻擊機為主。但其無疑難以滿足日後兩棲作戰的實際要求。在專用型亞音速艦載攻擊機的技 術概念中應包含以下要點,即:

1、 戰機以亞音速巡航。

2、 戰機採用雙發佈局,且發動機之間間隔較大,單台發動機被摧毀後,戰機需有能力返回航母。

3、 戰機應裝備足夠裝甲,防禦能力應等同或略高於美制A-10與俄制蘇-25攻擊機。

4、 戰機採用雙座佈局。

這些技術性能給人最直觀的感受是,航母需要在精簡艦載機類型的同時,卻要裝備一款性能並不出眾的專用型艦載機。儘管與目前航母與艦載機發展的大趨勢相悖,但這種代價的付出是完全值得的,尤其是對中國而言。

在美國研發A-10亞音速攻擊機的初期,其醜陋的外形與看似有限的性能一直不為人所看好。但在實際作戰中,其速度較低,因此相比傳統的超音速攻 擊機,對目標的打擊機會更多。而其發動機分艙尾部的分置佈局,也保證其在遭受致命打擊後,能安全返航。對於兩棲作戰任務繁重的未來中國航母及海軍而言,這 種戰機正是其迫切需要的。

以日後中國海軍將大量參與的登陸作戰為例,面對綜合實力大不如己的對手,先期來自航母艦載機,以及艦隊其他艦隻的火力打擊,已經使對手喪失了對 海對空的基本打擊能力。此時艦隊主要任務已經逐漸轉向對登陸部隊的火力支援。此時如果再出動常規艦載機,對敵方地面目標發起精確打擊,只能盡量降低飛行高 度與速度,借助精確制導彈藥進行打擊。這種方式不僅危險性較大,打擊成本也過高。此時如果出動裝有重裝甲,對地打擊載荷裝載量不亞於主力艦載機的亞音速專 用型艦載攻擊機的話,其將有能力在敵方輕型防空火力密佈的低空安然進行高效的對地打擊行動。參照A-10在海灣戰爭,以及蘇-25在車臣戰爭中的表現,同 類的艦載攻擊機無疑也將在此類兩棲作戰中,獲得極好的打擊效果。而對於並未研發過專用型攻擊機的中國而言,沒有必要從頭研發,參照現有戰機設計,對其進行 系統升級是最佳的發展途徑。而最適合進行此類改進的,正是中國剛剛研發成功不久的L-15高級教練機。

第三,升級L-15可使中國獲得性能專用型亞音速艦載攻擊機。

L-15高級教練機綽號「獵鷹」,是中國第一款完全按照西方技術標準研發的高級教練機。其相比中國同期研發的「山鷹」教練機存在明顯的不同,其 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採用兩台非加力渦輪風扇發動機,整體氣動佈局為全新設計,相對徹底的模塊化技術使其更加適於進行不同類型的升級,藉以適應不同的戰場需 要。而如果將其改裝成一款專用型亞音速艦載攻擊機,則需要進行部分重新設計,但對中國而言,技術難度並不大。

在對L-15進行改進時,中國可以部分參考美國對「大黃蜂」艦載機的改進經驗,即通過對其進行部分重新設計,在不改變原有技術結構的情況下,將 戰機體積增加25%至30%。若對L-15進行類似改進,其整體體積將達到美制「大黃蜂」戰機早期型號的水平,最大起飛重量將突破20噸。此時,中國需果 斷改變發展方向,對機體增大後的L-15進行相對「復古」的技術改進,即:

1、 為兩名飛行員加裝類似A-10攻擊機的「浴缸」座艙裝甲,防禦能力應不低於A-10,裝甲材料應以鈦合金與複合材料為主。

2、 對戰機整體結構進行強化,採用夾層式防漏油箱,保證油箱被擊穿後,不發生漏油與爆炸。

3、 將戰機尾部延長,實現兩台發動機的完全隔絕,形成類似蘇-25的發動機佈局。

4、 裝備一門6管20mm或30mm的加特林機炮,具體設計可參照俄制AK-630艦載近防炮。

5、 去掉戰機的雷達裝置,僅裝備必要的導航與光電對抗設備,騰出空間用以裝備航炮。

6、 強化起落架並加裝著艦鉤。

7、 動力裝置可通過對現有發動機進行升級獲得,備選方案為「梟龍」戰機裝備的俄制RD-33系列渦輪風扇發動機(可視情況去掉加力燃燒室)。以保證結合彈射器可在航母上起飛為標準,推力無需過大,戰機滿載情況下最大飛行速度達到900km/h即可。

經過以上升級的L-15高級教練機可視作中國研發的升級版蘇-25攻擊機的艦載型。而其較之蘇-25更大的體積使其載彈量或將達到美制A-10 的水平(極限載彈量為7620公斤,蘇-25的最大載彈量為3500公斤)。其強大的對地打擊與抗打擊能力,足以使此類艦載機在登陸作戰中,為己方上岸部 隊提供從航炮到火箭,再到導彈的全方位火力支援。與此同時,該型戰機的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優勢在於,其仍可兼職擔任其老本行——作為艦載高級教練機使用。不 僅能使艦載機飛行員的上艦與駕駛該型戰機執行任務的訓練重合進行,同時也能節省主力艦載機寶貴的使用壽命,這對於將長期處於航母發展初期階段的中國而言, 無疑是相當寶貴的。

      責任編輯:亦書
解放軍戈壁演習 實射地空導彈      [2012-05-25]
美:解放軍是紙老虎或噴火龍?      [2012-05-25]
中國航母平台正面照:霸氣外露      [2012-05-25]
日媒:美強攻解放軍需極大勇氣      [2012-05-24]
解放軍093核潛艇遭衛星曝光      [2012-05-24]
印航母將試航 外媒:中國的更強      [2012-05-23]
解放軍在港慶回歸晚會免費派票      [2012-05-23]
美媒稱美國過半航母將部署亞太      [2012-05-23]
中國空軍被曝水平低 經費不足      [2012-05-22]
軍報:解放軍有「政治禁區」      [2012-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