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香港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專家:香港貧富懸殊的底因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6-26]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中評社6月26日報道,中原地產董事施永青26日在am730發表文章說,統計處剛公佈了2011年香港的堅尼係數,有人覺得香港的貧富懸殊問題正在惡化,但亦有人覺得香港的境況並非如此不濟。這種意見上的分歧,正好反映社會上存在著兩類人,他們的處境截然不同。

近年,香港的GDP與人均收入其實都有增長,只是並非人人都能分享到經濟增長的成果吧了。統計數字顯示:香港的高收入人士,收入增長快過人均收入的增長;但低收入人士,收入卻不增反減。

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香港經濟在不斷轉型,以適應周邊環境的不斷變化。與此同時,香港亦要與其他大都會競爭,希望能做得比別人好。在這個過程中,香港的工種亦在不斷變化,對從業員的要求亦在不斷提高,新出現的工作崗位,報酬不差,但需要較高的學歷,較多的創意,與較強的溝通能力及人際關係,以至並非人人都可以擔當得起。

另一方面,由於全球化,以及金磚四國的崛起,很多香港傳統的工種都在流失,流失到生產成本較低的地方去。香港不但失去了製造業,現在連物流業也在節節敗退。從這些行業下崗的工作人員,並非人人可以轉型,迅即就在金融或專業服務等新興行業裡找到工作。他們只好集中在一些知識含量低的,非在本地提供不可的服務行業內找工作,這些行業包括:清潔、保安、信差、零售、飲食等服務行業。由於多人爭著做,工資不增反減。

網上有個自稱是小學五年級學生(不似是)問了一條問題:1992年香港人均GDP是USD14,000,2011年香港人均GDP升至USD45,000,但當年在馬會兼職時薪有51港元,現在卻只有40港元,為什麼?

原因就是當年香港人還有其他更好的工作可以選擇,馬會要請兼職,就得出較吸引的工資,但現在這類兼職不難請人,時薪40元已有人肯做,馬會當然不會出更高的工資。此之所以,低收入的階層生活不但沒法改善,反而每況愈下。

有人建議政府應該扶助一下製造業,讓香港人有多些工種可以選擇。然而,時代已變,六、七十年代香港在製造業方面的競爭能力,是建立在中國不對外開放,以及其他第三世界的國家資本不足、技術不成的基礎上,現在香港在這方面已失去優勢,即使政府肯免費供地給製造業,香港的製造業也不容易恢復活力。

其實,香港與其自行從事製造業,不如服務內地的製造業,代他們安排財務、開拓市場、提升品牌,尋找海外投資機會,這樣回報一定更好。但這就需要我們不斷提升我們的技能,跟著香港一起轉型。單靠政客為我們爭取更多的扶貧政策,是改變不了處於相對貧窮的境況的。

      責任編輯:Faye
韓國貧富分化日益嚴重僅次美國      [2012-04-23]
韓國收入分配不公致貧富差距加劇      [2012-03-08]
有錢就能上名校 韓國大學助長貧富差異      [2012-03-02]
網民熱議兩會熱點 縮小貧富差距等尤受關注      [2012-03-02]
馬英九:台貧富差距不能再擴大      [2012-02-22]
達沃斯熱議貧富分化 中美俄領導人缺席      [2012-01-26]
僑商胡國贊:情牽內地學子的香港老人      [2012-06-26]
商務部:香港與內地雙向投資規模不斷擴大      [2012-06-26]
香港中大副校長談十五載兩地教育情      [2012-06-26]
粵外來工遊港澳有望居住地辦證      [2012-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