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台灣《旺報》28日刊出社論說,在全球爭搶大陸的高級人力之際,唯有台灣卻處處針對大陸人才設限。當大陸積極放寬台灣人才就業,台灣卻因意識形態把人才拚命往外推。兩岸的人才競賽,面對新格局,台灣既然力不足以閉關自守,何不因應時勢,選擇開放?否則,台灣在兩岸人才市場的「逆差」,恐將愈來愈大。
文章摘編如下:
王毅17日出席福建海峽論壇,宣佈多項惠台利多政策,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放寬台籍人士的就業。
自兩岸和平交流以來,已有愈來愈多的台生、台灣企業管理人員在大陸就學就業,但大陸進一步提供台灣民眾到大陸工作的利多,不但引起各界關心是否讓台灣人才外流,也讓人憂心:台灣的人才流動閉鎖政策,將導致台灣處於劣勢。
雖然台灣「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強調,當局會積極提升台灣產業發展的願景,並提高勞動條件,讓勞工願意留下來打拼,同時吸引台灣的人才回流。「勞委會」的說法沒錯,但遠水救不了近火。擺在眼前的事實是,今年1月台灣上班族的工資,不但沒有提升,而且已經退回14年前的水平,同時間油電雙漲,物價上漲現象,實質購買力更薄。
大陸則不然,在高速經濟發展下,平均工資幾乎年年以兩位數調漲,調幅驚人。優厚的薪水,看在萬物皆漲、唯有薪水不漲的台灣人眼中,如何不心動?尤其,現今大陸又進一步去除台灣人就業的障礙。
當大陸對台灣人才造成磁吸效應,相對地,台灣卻對自己的劣勢毫無所覺,不但在招收海外人才有很多的限制,特別在面對大陸時,更有奇怪的防衛主義,導致台灣人才流失問題日趨嚴重,還成為新加坡引以為鑒的對象。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甚至直言,台灣民眾薪資下降的原因,就是人才流失,又阻止海外人才進入的結果。
在全球爭搶大陸的高級人力之際,唯有台灣,雖然佔有地緣與語言之便,卻處處針對大陸人才設限。當大陸積極放寬台灣人才就業,台灣卻因意識形態把人才拚命往外推,令人感歎!
過去,台灣在大陸經濟發展的早期,曾經透過己身的人才、資金與技術,加上大陸的生產要素,得到一波經濟的榮景。如今,當兩岸都希望進一步經濟轉型,如何確保台灣的優勢,並進一步利用大陸的資源,對台灣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台灣在全球化的時代,面對的競爭尤其激烈,不可能針對大陸一直採取閉關策略。兩岸的人才競賽,面對新格局,台灣既然力不足以閉關自守,何不因應時勢,選擇開放?否則,台灣在兩岸人才市場的「逆差」,恐將愈來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