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美媒:普京在敘問題緣何兩難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7-07]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新華網報道,針對有報道稱俄羅斯將向敘利亞總統巴沙爾提供政治避難,俄外長拉夫羅夫5日予以指責,他再次強調只有敘人民才是這個國家和其領導人命運的決定者。此次表態重申了俄先前的堅定立場。《紐約時報》5日發表艾倫•巴裡的文章認為,在敘利亞問題上,俄羅斯的外交政策充滿普京色彩,而他本人也面臨著究竟是堅持原則到底,還是尋求實用外交的難題。主要內容如下:

最近幾個月以來,西方的政策制定者們一直在絞盡腦汁地想搞清楚,究竟是什麼樣的戰略利益讓俄羅斯堅決要支持一位面臨民眾抗議、看起來行將倒台的領導人——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

這問題是一個可以理解的,但很可能是錯誤的。決策來自於俄羅斯總統普京,他個人的職業生涯經歷,使他對革命和西方干涉保持著極高的警惕。

普京是這樣一個人,在蘇聯共產主義制度痛苦掙扎期間,面對一群憤怒的德國人,他親自保衛克格勃位於德國德累斯頓(前東德的一個都市)的總部。經過2000年代中期的「顏色革命」,普京原本就對「街頭政治」持懷疑態度的印象得到進一步深化。那些親西方的抗議活動,其中一些得到美國的支持,導致一連串與莫斯科友好國家領導人的統治被推翻。

自從最近的阿拉伯之春開始之後,俄羅斯領導人一直透過這樣的視角來審視這一切——這不是一場社會變革,而是西方國家干預的結果,在某種程度上意圖破壞俄羅斯。

普京對外交政策的細節並沒有太大興趣,但這一概念卻激怒了他本人。最明確的一次爆發發生在2011年4月,當時北約戰機不顧俄羅斯抗議,對利比亞實施軍事打擊,普京發表演講,嘲笑西方干預利比亞旨在推進民主的概念。

「看一看該地區的地圖,到處都是君主制國家,」在訪問丹麥期間,普京發表言論。「你認為它們屬於什麼——丹麥式的民主國家?不。到處都有君主制國家,這總體上符合當地人民的價值觀和長期存在的實際情況。」

「順便說一下,利比亞石油資源位居非洲首位,天然氣資源位居第四,」他又說。「這樣問題就來了:這難道不是這些(軍事)行動的主要利益目標?」

從一開始,那些大多數接受蘇聯式教育的俄羅斯中東問題專家,一直對街頭政治有能力改變政府的概念持懷疑態度。

2011年2月,當超過一百萬人的人群聚集在埃及解放廣場之時,一名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拜訪了埃及總統穆巴拉克。他向穆巴拉克傳遞了撫慰消息,稱埃及的國內危機應該通過對話解決,明確表示俄羅斯反對外國干預埃及內部事務的堅定立場。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是穆巴拉克最後一次會見外國特使——兩天之後他下台了。

把去年俄羅斯國內發生的抗議活動,同俄羅斯對阿拉伯之春的反應完全割捨開是不可能的。因為普京先生和俄民眾之間長達10年的友好相處局面開始出現裂縫。

儘管阿拉伯之春同俄羅斯國內的抗議沒有可比性——俄反對派的抗議運動規模依然很小,還是以莫斯科為中心,方式也比較溫和——但這些突然的變化使俄政府對任何異議合法化保持警惕。對那些經歷過暴動的阿拉伯國家,由國家控制的俄羅斯新聞媒體描繪了一幅黯淡的前景,外交官也只是緩慢地、尷尬地同阿拉伯世界出現的新政權接觸。

與此同時,俄羅斯領導人擔心,在阿拉伯世界不斷興起的伊斯蘭主義,會給在北部高加索地區的武裝叛亂分子注入新活力,他們其中大部分都是遜尼派。

簡而言之,敘利亞局勢給俄羅斯提供了向西方干預和革命幽靈說「不」的機會。

爭論已經成為原則問題之爭,難以迴避。曾經為共產黨報紙《真理報》報道敘利亞局勢的列昂尼德認為,俄羅斯不能公開呼籲巴沙爾下台,因為這將給「那些不喜歡自己政府的人開創一個非常不好的先例」。

「我不希望俄羅斯允許這樣的最後通牒,因為類似的事情可能會出現在任何國家」,現在已經是俄羅斯科學院地區分析師的列昂尼德說。「我們不能允許建立這個先例。現在他們不喜歡阿薩德。接下來,他們可能不喜歡黎巴嫩的有些人。我們已經看到他們如何不喜歡在利比亞的一些人——我們看到卡扎菲的命運。」

然而,在明確支持巴沙爾的表態上,俄羅斯正在往後退,即使步子邁得比較小。上周,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表示為了調解各個派別矛盾,在敘利亞「顯而易見必須有一個過渡時期」。

但每每有新增加的舉動,俄羅斯隨即就會發表立場堅定的聲明:比如,上週末日內瓦國際問題會議,俄羅斯拒絕批准「阿薩德不能是過渡政府一部分」的語言暗示。這些策略用於延長外交途徑解決敘利亞問題的進程——也許這並不是個麻煩,因為西方政府本身在是否干預的問題上就存在嚴重分歧。

隨著敘利亞國內死亡人數上升,莫斯科真正關心的可能是阿拉伯世界公眾輿論對俄羅斯的強硬態度,一位匿名資深阿拉伯外交官表示。隨著半島電視台和阿拉伯電視台新聞頻道報道的不斷延伸——定期展示敘利亞大屠殺的可怕視頻——俄羅斯官員被迫接受「不像過去四十年裡,阿拉伯街頭現在能夠發出聲音」的現實,這位外交官說。

「我認為他們現在認識到這是一種新的現實,」該外交官說。「他們意識到,之前的分析是錯誤的,他們不得不需要一個新方案。」

俄羅斯希望堅守原則,希望尋求補償利比亞問題上遭遇的蒙羞,這與當前認識到的現實相牴觸,這位外交官說:「問題是,俄羅斯會在敘利亞問題上堅持到底麼?」

答案取決於普京的計算。他可能會認為,同失去敘利亞相比,屈服於西方國家壓力更會讓他感到傷害。或者,如果接受了阿薩德今年年底前必須交權的這個想法,他可能尋求拿俄羅斯的立場做一個讓步。

當反對派人群慶祝他們的勝利之時,普京將依然不會採取行動而是靜靜地觀察。對於有過經歷的普京而言,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選擇。二十年前在德累斯頓的克格勃總部,他渡過一段恐慌的日子,燒掉了代表多年工作的文檔。當確信自己被效忠的國家所拋棄後,他走出大門,保護自己和他的同事們以免受到外面人群的衝擊。

      責任編輯:葉蓁
普京:不許任何國家威脅俄羅斯      [2012-06-28]
巴勒斯坦「普京路」令普京失落      [2012-06-27]
普京稱美為全球經濟「寄生蟲」      [2012-06-21]
普京稱或以私人身份看倫敦奧運      [2012-06-20]
普京視察空軍稱能反制歐反導系統      [2012-06-16]
普京:俄方有能力回擊歐洲反導      [2012-06-15]
普京致電波蘭吁對球迷安全負責      [2012-06-14]
英媒:普京外交秀 中俄猜忌大      [2012-06-09]
普京訪華意在改變「政熱經冷」      [2012-06-08]
李克強副總理40天兩晤普京      [201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