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中不1200平方公里領土存爭議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8-1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不丹及周邊地圖

【文匯網訊】據新京報報道,今年8月,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傅瑩率團赴不丹,與南亞國家不丹舉行邊界會談,並會見不丹第四世國王。此前的6月,溫家寶總理在巴西會見了不丹首相。在這兩個場合,中國不丹均公開提到了「建交」。中國和不丹雖為友好的鄰國,但因為某些外部因素,新中國成立以後,中不始終未能建交。從1984年至今,中不兩國進行了20輪的邊界會談。中國與南亞小國不丹在領土上究竟有何爭議,這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博弈?兩國的邊界何時能夠劃定並且建交?

今年8月份,外交部副部長傅瑩率團,在不丹首都廷布與不丹代表團進行第二十輪邊界會談。傅瑩表示,中不邊界談判舉行28年來取得了重要進展,兩國邊境地區保持和平與安寧。

傅瑩還在不丹歷史最久、發行量最大的英文報紙《昆色爾》上發表署名文章,表示兩國邊界爭議面積不大,雙方要本著互諒互讓的精神,加快談判進程,早日找到公平合理、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文中特別提到「中不兩國友好不會傷及任何其他國家」。

兩國關係:雖未建交但保持友好交往

不丹,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內陸國家,面積38394平方公里,與我國海南省陸地面積相仿,其東、北、西三面和中國接壤,南面與印度接壤。中不邊界長約600公里,從未正式劃定。不丹民眾在生活習俗上與中國的藏民相似。該國立藏傳佛教(噶舉派)為國教。

中國和不丹迄今未能建交,但一直保持友好交往。外交部公開資料顯示,1971年,不丹投票贊成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4年,不丹邀請我駐印度使館臨時代辦出席第四世國王的加冕典禮。1979年起,兩國領導人每年均互致國慶賀電。

雲南省社科院南亞所不丹問題專家楊思靈說,在清朝時,不丹和中國的邊界的形式很靈活,並未有明確的劃界。「在新中國成立初期,不丹在一些爭議地區設哨所,背後實際是印度的軍力在進行支撐。」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研究所研究員劉建也表示,在過去,中不邊界問題和中印邊界問題一起談判。1959年周恩來總理致函印度尼赫魯總理,表達了中國希望單獨與不丹進行領土談判的願望。

領土爭議:兩國28年舉行20輪邊界會談

中國和不丹真正開始單獨領土談判是在1984年,此後兩國輪流在北京和不丹首都廷布舉行邊界問題會談,至今已經持續28年。

在28年的中不領土談判中,中不兩國一共進行了20輪的談判。

中國與不丹的爭議領土並不大。2004年出版的由中國外交部條約法律司編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邊界事務條約集——中不卷》指出,中不邊界從未以條約或協定正式劃定,但兩國間存在著一條傳統習慣線,邊境地區基本穩定。目前,雙方爭議區總面積約1200多平方公里。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員、西南邊疆與海疆研究室主任孫宏年援引2004年出版的《列國志——不丹》一書介紹稱,對於有爭議的領土,中不兩國前4輪邊界會談達成了指導性意見,此後雙方進入實質性談判階段,並對邊界地區進行了實地勘察,繪製了邊界地圖。

1986年以後,兩國邊界地區形勢基本緩和,牧民放牧和民間邊貿恢復正常。1989年,不丹第68次國民議會通過了部分段落的劃界方案,計劃在1991年底基本完成劃界。

「但是,由於不丹國內對解決邊界問題存在著不同看法,又受到外界因素影響,不丹政府在劃界問題上的態度發生變化,放慢劃界的步伐,中不邊界問題也就拖到今天。」孫宏年表示。

但為保持邊境地區穩定,1998年12月中不兩國簽訂了《關於在中不邊境地區保持和平與安寧的協定》。

協定寫明,雙方同意,在邊界問題最終解決之前,保持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維護1959年3月以前的邊界現狀。該協定是兩國第一個政府間協定,對維護兩國邊境地區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外部影響:不丹無法迴避「印度因素」

對於中國和不丹的交往,近日,印度也有很多反應。《印度時報》網站上部分網民甚至表示「要策劃政變兼併不丹」和「要像上世紀70年代對付錫金一樣來『處理』不丹」。

《印度時報》登文猜測稱,不丹希望得到中國的支持,在聯合國安理會中獲得2013-2014年度的非常任理事國席位,中國可能為此要求不丹減少對印度的依賴。

《印度電訊報》則在6月報道稱,中國和不丹建交的努力,似乎得到了印度的默許。

「印度對不丹的影響非常深。」楊思靈表示,印度控制著不丹的經濟命脈。他說:「不丹的貨幣與印度貨幣掛鉤;不丹石油消費全部來自印度;不丹生產的近九成的水電都由印度控制,主要出口對象也是印度。

同時,印度為不丹開放16個過境貿易口岸。如果印度拒絕進口不丹的水電,不丹經濟將遭受滅頂之災。」

孫宏年研究員給出了其他的例子:在軍事上,上世紀80年代以前不丹皇家陸軍的訓練主要由印度負責,不丹軍人除在印軍事院校訓練外,有的還被直接編入印度陸軍服役1年到3年後才回國。在軍隊的後勤保障方面,不丹陸軍軍費全部由印度提供,裝備和軍需也主要靠印度支援。

楊思靈在編撰雲南社科院《南亞報告》藍皮書不丹部分時注意到,每年不丹領導人外訪,第一個訪問國家就是印度。

印度獨立後,1949年8月與不丹簽訂《印不「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其中第二條規定「不丹政府同意對外關係以印度政府的意見為指導」。據楊思靈介紹,2007年2月不丹同印度簽署經修訂的《不印友好條約》,雖然抹去了「不丹外交接受印度指導」的條款,但是規定不丹外交必須不能損害印度的國家利益。

孫宏年表示,在解決與中國邊界問題的過程中,「印度因素」是不丹無法迴避的因素。「印度因素」至今仍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不丹的對外關係。

關係展望:「中不建交只是時間問題」

談到中不邊界談判的突破,劉建研究員認為,中不雙方表達「建交」意願的動向可算突破之一。兩國雖然未建交,但不丹一直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在台灣、涉藏、人權等問題上支持中方立場。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不丹第三大貿易夥伴。

本月10日,不丹第四世國王旺楚克在會見外交部副部長傅瑩時表示,只要兩國關係繼續沿著既定軌道向前發展,不中兩國解決邊界問題以及實現正式建交的目標必將早日實現。今年6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里約熱內盧會見不丹首相時表示,中國願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不方建立正式外交關係,早日劃定兩國邊界。

近年來,中不交往逐漸增多,關係進一步發展。孫宏年認為,不丹與中國在時機適合時雙方建立正式外交關係是必然趨勢。

印度個別網民的激烈言辭,表明印度某些勢力企圖繼續延續1947年前英帝國主義政策的意願,但是現在已到了21世紀,這種意願只能一廂情願。

楊思靈也認為,中不建交只是個時間問題。一旦中不建交,南亞區域的戰略互信和中國與南亞區域經濟合作將得到提升,同時也掃清了邊界談判的一個阻礙因素。

      責任編輯:Sunshine
中國不丹關係趨緊密 印度眼紅      [2012-08-14]
印媒:中國或借不丹野心提條件      [2012-08-13]
中國不丹邊界談判28年獲進展      [2012-08-13]
港媒:中國應制定喜馬拉雅戰略      [2012-07-03]
印媒:中國不丹建交需印度點頭      [2012-06-25]
中國稱願與不丹建交 印感憂慮      [2012-06-25]
溫總:願早日與不丹劃定邊界      [2012-06-22]
中不1200平方公里領土存爭議      [2012-08-18]
中國新型預警機被指有法國血統      [2012-08-18]
江蘇乒球世界冠軍成盜墓賊頭領      [2012-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