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中評社報道,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EPI)23日發佈的最新報告說,過去十年主要因為中國匯率低估造成的美中貿易不平衡,使美國流失了270萬個就業機會,其中製造業機會流失超過210萬個,尤其是電腦和電子元器件製造業,流失就業機會逾100萬,受損最深。
這個報告出台後,立即被美國各大主流媒體報道,引發強烈反響。隨著美國大選漸入白熱化,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頻頻攻擊奧巴馬對華貿易政策,鞭撻中國貿易行為,這個報告「應運而生」,殺傷力不小。
不過,仔細看看這個研究所的背景,即可知道這個報告出籠的幕後操手。路透社報道說,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是一個與勞工界關係友好的智庫,其資金有大約3成來自工會組織。工會組織是敦促奧巴馬政府和國會出重手對付對華貿易逆差的主要力量。
按照美方的統計,2011年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創2950億美元的歷史最高紀錄。按照中方統計,2011年中國對美貿易順差2023億美元。雙方統計口徑的差異,在貿易平衡問題已經被政治化的當下,已經顯得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中國有沒有搶美國人的飯碗?美中貿易到底對誰更有利?
這份報告出台後,代表美國對華投資貿易240家公司的「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BC)馬上反駁:這份報告試圖將美國就業機會流失簡單歸咎於對華貿易,是基於有缺陷的分析,分散人們對美國經濟和對華貿易關係面臨的真正挑戰的注意力。
USCBC副會長歐玉琳(Erin Ennis)指出,EPI的報告是基於假設產品不在中國製造就會在美國製造,而事實上許多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取代了以前美國從日本、新加坡、韓國進口的商品。這份報告忽視全球供應鏈和現代製造業技術的現實,有損其權威性。
全球化時代產業的分工和梯級轉移難以抗拒,既是基本的經濟常識,也是當今世界的潮流和現實。在這個過程中,當然有贏家和輸家,美國傳統製造業的工人失業在所難免,但這既不能怪罪於承接這些產業的下游國家,也給美國政府如何幫助失業工人再就業,如何實現內部利益的再分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國不是從美國人手中硬搶走這些傳統製造業崗位的,產業的外包主要是經濟規律作用下美國公司的趨利行為。中國也不是僅憑廉價勞動力和廣大市場,就能成為世界製造業中心,更因為它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完善的供應鏈和大量心靈手巧、勤勞吃苦的產業工人。
《紐約時報》今年初報道:有一次距離iPhone上市僅有數周時間,蘋果公司臨時修改顯示屏設計方案,組裝生產線不得不大幅調整。臨近午夜,新顯示屏運到工廠,8000名工人連夜被召集,迅速到位,每個班次長達12小時,4天便完成了美國人原本以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蘋果公司高層被震撼了--美國工人有這樣的競爭力嗎?
EPI還把人民幣低估當作美中貿易不平衡的主因,主持報告寫作的原馬裡蘭大學經濟學家司格特(Robert Scott)稱,人民幣兌美元至少還低估33%。歐玉琳則反駁,2005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已升值超過30%,但美國對華貿易逆差並沒有相應減少,顯示兩者之間沒有必然聯繫。
聖路易斯美聯儲去年發佈報告指出,人民幣升值只會使美國從中國進口商品價格上漲,卻不會使就業機會回流美國。如果與油價上漲的壓力疊加,受損的將是廣大的美國消費者,甚至還會給美國經濟復甦帶來新的變數。
美中貿易總體而言更有利於美國,許多美國研究機構已經通過分析得出這樣的結論。加州大學一項研究表明,1台在中國加工生產的iPod,在美零售價 299美元,美國本土企業和工人獲得163美元,包括蘋果公司80美元、銷售商75美元、零件製造商8美元;日本獲26美元附加值,中國只獲4美元加工費,但每台產品出口到美國,使中國對美國順差增加150美元。這個研究結果前年被來訪的中國總理溫家寶用來安撫美國人對貿易逆差的憂慮。
舊金山美聯儲去年也有一份報告否定了「中國製造」在美國鋪天蓋地的說法。報告指出,2010年美國人的開銷中只有2.7%用於「中國製造」的產品;每1美元「中國製造」商品的實際銷售額中,55美分流向了美國的設計、運輸和營銷環節。
由此可見,美國商界、服務業和消費者才是美國大量進口「中國製造」的最大贏家,中國人以辛苦勞作的血汗,換取的是微不足道的加工費,還付出了環境惡化和能源消耗的代價,但這也是處於產業鏈低端的國家在發展過程中不得不走的路。
作為商界富豪的代言人,羅姆尼拿對華貿易開涮,頗有「得了便宜還賣乖」的意思;自己的白恩公司將就業機會大量外包,卻指責中國搶奪美國就業機會,更是顯得偽善可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