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美媒:在華美國人感到再無價值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9-28]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環球時報援引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9月25日報道,原題:在華美國人感受經濟變化之痛。中國的國際地位同其經濟實力一樣持續上升。這種轉變不僅反映在數據中,一些在華的美國商人也感覺自己不再像從前那樣受尊重和有價值了。

邁克爾·菲戈爾2005年到上海拜訪中國顧客。當時他受到的禮遇就像是來自西方的聖人。「你被送到氣派的賓館、接到禮物,然後是宴會和茶道」,菲戈爾說,「幾乎不談生意,主要是中國人想瞭解你,聽聽你對中國和世界的看法。」去年菲戈爾到中國開會,一家輪胎廠的老闆開奔馳車接他。在餐館吃飯的3小時裡,這名老闆一直在誇耀中國國家資本主義的優勢,還批評美國以私人企業為中心的模式。菲戈爾說兩次來華的感覺截然不同,(中國的)一切都在表明,「你說了不算,我說了算。順便說一下,我並不需要你的生意。」

比爾·多德森在中國的職業是顧問。他說10年前享受的待遇就像國王。那時中國政府歡迎各種各樣的外國公司,提供稅收優惠和其他激勵政策,因為中國需要投資和技術。「常州地方官對我說,『你看到這塊地了嗎?如果你的客戶來這裡,我們將相鄰那塊地免費贈送。』如今你再聽不到這種話了,除非是在極偏遠的內地。」這是因為中國的需求正在發生變化。沿海城市對生產廉價產品不再感興趣,想向價值鏈高端攀升。

每年,多德森都把在華居住許可延長12個月。可今年不同,在中國生活9年後他的許可只被延長3個月。多德森認為這是時代發生變化的跡象,「對外國人來說這裡的事情正在改變。」來自中國人的競爭也是如此。15年前外國人在在華跨國公司中占主導地位。如今中國人更加能幹、老練,很多擁有海外MBA學位,已升到高管職位。外國人仍會給中國經濟帶來有價值的技術,但(中國的)需要不再那麼急切了。

自1987年以來,作家吉姆·麥格雷戈一直在華生活,目睹了許多中國朋友生活的變遷,認為很了不起。但他也抱怨隨著中國更強大,對外國公司的態度變得挑剔———「你們想進來,就按我們說的做。」儘管對老外來說環境正在改變,但中國仍是世界上最令人興奮的工作地點之一。(作者弗蘭克·朗菲特,陳一譯)

      責任編輯:Sunshine
湖南一名局長雙規期間自縊身亡      [2012-09-28]
武漢否認要求道路像狗舔般乾淨      [2012-09-28]
日刊:京高明戰略削弱對手意志      [2012-09-28]
蘋果被判侵權賠償中國公司52萬      [2012-09-28]
港媒:美國不會與中國公開為敵      [2012-09-28]
重慶人大任命李維超為監察局長      [2012-09-28]
中日關係遇冷致日企缺席漫博會      [2012-09-27]
日方批中國外交部釣島聲明離題      [2012-09-27]
中國將裝備歐洲野牛級登陸艇      [2012-09-27]
安倍晉三稱中日不存在領土問題      [2012-09-27]